母乳性黄疸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

2022-12-29 19:49:21

吴寒 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母乳性黄疸是黄疸的一种类型,是生理性的黄疸,一般发生在新生儿时期,病程较长,与母乳喂养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与很多不良因素有关,会危害新生儿的健康,那么母乳性黄疸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呢?

  一、发病原因

  其发生的原因目前认为主要是因为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由于母乳本身造成,推测主要原因有:

  1.母乳中含有孕3-20二醇 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含有孕3-20二醇抑制了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

  2.母乳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不饱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增高,对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产生抑制。

  3.母乳中-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高 母乳中-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大大高于牛奶及配方奶,使已结合的胆红素再分解,小肠重吸收增加,至肠-肝循环增加。葡萄糖醛酸苷酶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二、发病机制

  最近几年研究认为,母乳性黄疸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由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所致,这种学说较为成熟,并得到验证,葡萄糖醛酸苷酶(GD)在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

  1.新生儿肠道内GD丰富道内GD主要来源为母乳(新生儿自身也可产生,正常肠道菌群建立后也可产生,但产生较少)。GD分解结合胆红素,还原为未结合胆红素,经小肠再吸收进入肠肝循环,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引起黄疸。

  2.肠内GD活性高,新生儿小肠中GD活性高,为成人的10倍。

  3.胆红素排泄少,新生儿摄入不足,肠内蠕动减少或开奶延迟,肠道菌群建立晚,缺乏转化胆红素的菌群,可使结合胆红素排泄减少。

  4.胆红素重吸收多,有人发现母乳中有特殊的脂肪酸、胆固醇,促进了未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

  母乳性黄疸的形成与上述因素有关,新生儿出生后一个星期左右就会开始出现黄疸的症状,母乳性黄疸会一直存在,只要给患者停止母乳喂养一到两天,黄疸就会自己消退,如果患者要继续哺乳,则要通过其它的治疗消退黄疸。

母乳性黄疸健康指南
母乳性黄疸怎么查出来 母乳性黄疸的几个检查方法盘点
母乳性黄疸通常是指发生在足月儿中,与母乳喂养有关的一种胆红素血症,该病通常发生在婴儿出生的第1-3周,也有可能持续到12周。若想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则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比如B超检查、血生化检查、血常规检查。...
母乳会导致黄疸吗 介绍母乳性黄疸区别
少量母乳喂养的婴儿会出现母乳性黄疸,首要是因为母乳中含有葡萄糖醛酸酶,会促进婴儿肝肠循环增加而引起黄疸。母乳性黄疸发展缓慢,一般需要1~2个月,正常情况下停乳3天,母乳性黄疸会减少50%,孕妈妈不用过于担心。...
母乳性黄疸反复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的产生和采用纯母乳喂养具有紧密的关系,所以,当发现了此种病症的时候可以先停止喂养母乳,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通常可以看到黄疸下降的情况出现。此外,为防止胆红素脑病出现,可选用蓝光进行照射,与此同时要注意加强婴幼儿的喂养,以提高其机体抗御力。...
小孩黄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孩黄疸的引发原因须知
小孩黄疸偏高在临床上主要分为生理因素以及病理因素,而病理性因素又分先天性因素以及后天性因素,先天性因素通常具有家族遗传倾向,与贫血有关,后天性因素通常与继发性感染或溶血有关,生理性因素要考虑是母乳喂养所致。...
母乳性黄疸怎么治疗 母乳性黄疸的几个疗法须知
母乳性黄疸是一种很常见的黄疸。当出现母乳性黄疸时可以通过蓝光照射治疗、改善母乳喂养或者是通过药物治疗。当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之后各位宝妈也不用停止对新生儿的喂养,只需要少量多次的方法来进行缓解。并且越早进行治疗,效果也就越好。...
母乳性黄疸可以打预防针吗 母乳性黄疸的禁忌事项盘点
宝宝出生之后根据月龄的情况是需要定期打预防针的,但是有的会同时存在黄疸这种情况,要根据黄疸的具体情况考虑是否应该打防疫针。尤其是母乳性黄疸存在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对于一些不能做的事情,家长要注意妈妈不能吃辛辣、刺激、生冷、含含黄色素较多的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