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注意:胰岛素针头帽不能丢!

2023-03-09 14:26:29

赵蕾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糖尿病目前已成为第三大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而我国是世界上患糖尿病最多、最严重的国家,对于治疗糖尿病疗效最好的胰岛素自然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最近家庭医生在线做了一项关于《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的情况》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25%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超过三年,但调查中仍发现部分糖友们对胰岛素使用存在认知误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内科肖正华主任医师提醒糖友们,胰岛素是目前世界上上市的11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最有效、最安全的药物,如未能正确使用胰岛素,则达不到治疗效果。

胰岛素不会像毒品一样上瘾

根据家庭医生在线进行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情况调查》,四成的糖友表示经常注射胰岛素担心会上瘾,所以不敢频繁使用,其中,一些“老”糖友们也存在胰岛素上瘾的误区。

肖正华主任指出,“胰岛素使用会上瘾”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胰岛素使用是具有适应症的,而且并不是一旦开始使用胰岛素就表示一辈子需要依赖胰岛素。

胰岛素使用周期需要分情况来定,比如:新诊断的或新化验的糖尿病患者病血糖是很高,空腹超过12mmol/l,餐后超过20mmol/l或者25mmol/l,这类糖尿病患者需要在短期内接受胰岛素治疗,一般为1~3个月左右就能将血糖降下来。

肖正华教授还提到,目前有新研究证明:如果新发现的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泵连续治疗两个星期,然后把胰岛素停掉,再加上饮食控制,最长能达到一年之内都不再吃降糖药、不需吃任何药物都能很好的控制血糖。

肖正华教授表示,对于糖尿病病程长、胰岛β细胞功能很差或几乎没有功能的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使用胰岛素。肖正华教授还提醒,肺炎、发烧、做手术、怀孕的糖尿病患者是需要使用胰岛素帮助渡过难关的。

“因此,胰岛素并不像有的糖友所说的那样‘经常使用会上瘾’,它是需要的时候要用,不需要的时候可以停用。更准确地说,胰岛素就像营养摄取物一样,当身体已不能生产、分泌不出的时候,就需要外源性补充,是人体所必需的。因此,用胰岛素上瘾是很大部分糖友一直以来的误解。”

胰岛素副作用无大碍 关键在于控制好血糖

“胰岛素有副作用吗?”在家庭医生在线咨询帖中不少糖友们提出这样的疑问,肖正华教授表示,胰岛素所存在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低血糖发生概率较高,二是体重的增加。

“正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道理一样,需要合理、灵活的应用好胰岛素,如果未能合理的应用,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特别一些年纪大、反应差、用量较多、情况不好的患者是更加容易出现。”肖正华教授说。

肖正华教授还解释,胰岛素是促进合成的激素,可以合成脂肪、蛋白质、糖原,促进细胞的生长。如果血糖控制好,有部分糖友会出现体重增加的现象,这种概率随着胰岛素的使用周期增加而增加,因此,打胰岛素时,有时候需要联用口服药(如二甲双胍),从而控制体重。

四大注意事项 合理使用胰岛素

“如何正确的注射胰岛素?”不少糖友们可能对注射胰岛素的一些细节事项并不是很清楚,在此,肖正华教授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的事项。

1、一个胰岛素注射针头最好只使用一次:家庭医生在线的调查中发现65.43%的糖尿病患者存在重复使用针头注射的情况,肖正华教授介绍,这种情况在糖友中确实多见,很多病人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因此一个针头使用二三次的现象较多。但是,一般而言,医生是不提倡患者连续使用针头,一个针头最好使用一次。

2、弃用针头帽或倒扣针头帽是不正确的:肖正华教授表示,对于部分重复使用胰岛素针头的患者而言,弃用针头帽这种做法是很不可取的,这样做会增加针头的感染,针头帽起到的保护针头的作用。

3、注射胰岛素要经常轮换注射部位:肖正华教授表示,胰岛素一般都是糖尿病患者自己注射,注射的部位在皮下,经常在同一部位注射容易引起局部脂肪坏死,严重的甚至会化脓。每一次打之前都要检查注射部位有没有形成硬块的感觉,如果部位出现硬块,则一定要更换注射部位。

4、在注射胰岛素之前,需将针头内的空气排除干净。

温馨提示

三原则调节饮食与胰岛素量的关系:吃东西才打胰岛素,不吃东西就不需要打胰岛,少吃东西就少打胰岛素

胰岛素与饮食的关系非常密切,饮食是关键,饮食要适当的控制不能吃的太多,饮食过多即使打了胰岛素血糖一样会升高。糖友们要规则的按照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规律:定时、定量的饮食,肖正华主任特别提醒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不想饮食的时候就不需要打胰岛素,饮食较少的情况下就少打一点胰岛素,胰岛素的目的是降低血糖,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所以专家提醒,吃东西才打胰岛素,不吃东西就不需要打胰岛素,少吃东西就少打胰岛素,尽可能的根据血糖的高低来调整饮食和确定胰岛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