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析糖皮质激素有何作用?

2017-01-30 00:02:39

王卓 主任医师 锦州市中心医院

1.抗炎作用 糖皮质激素对病原体、化学、物理或免疫反应等原因引起的炎症和炎症病理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都有明显的非特异性抑制作用。在炎症的急性阶段,糖皮质激素可改善和消除红、肿、热、痛等局部症状。在炎症后期,能减轻组织粘连和抑制瘢痕的形成,同时亦延缓伤口的愈合过程。通过抑制炎症因子产生,有良好的退热作用。

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环节包括:

(1)通过抑制表达细胞黏附因子和有关细胞因子基因的转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抑制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动,减少它们在炎症区域血管内皮细胞上的黏附和聚集。

(2)通过减少环氧合酶2(C0X-2)的表达,抑制前列腺素产生。

(3)抑制有关基因的转录,从而降低许多细胞因子的产生。如白介素1-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黏附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4)降低血浆补体浓度。

(5)通过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录,减少NO的产生。

2.免疫抑制作用 糖皮质激素对免疫反应的许多环节有抑制作用,包括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和加工抗原;阻碍淋巴母细胞转化,破坏淋巴细胞。小剂量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可抑制体液免疫。

3.抗毒作用 糖皮质激素虽然不能中和细菌内毒素,但能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力,迅速退热并缓解中毒症状。

4.血液与造血系统 糖皮质激素能降低外周血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这是由于糖皮质激素促使血细胞从外周血向淋巴组织重分布所致。另外,糖皮质激素能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血液中红细胞、血小板、多核白细胞数增加;也能增加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含量和缩短凝血时间。

5.中枢神经系统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出现欣快、激动、失眠等,偶可诱发精神失常,大剂量有时可致儿童惊厥或癫痫样发作。

内分泌疾病健康指南
内分泌疾病会引起小血管炎吗
  内分泌疾病可能会引起小血管炎,小血管炎可能是由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性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引起的。患有内分泌疾病应及时进行治疗,避免引发其他并发症。具体分析如下:   1、糖尿病: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壁变薄,容易受到损伤和发生炎症反应。且糖尿病可能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等症状,进一步加重血管炎症。   2、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疾病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导致代谢紊乱和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引起小血管炎症。   3、肾上腺疾病:肾上腺疾病会导致肾上腺激素分泌异常,引起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和小血管炎症。   4、垂体疾病:垂体疾病会影响垂体激素的分泌,导致代谢紊乱和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引起小血管炎症。   5、性腺疾病:性腺疾病会影响性激素的分泌,导致代谢紊乱和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引起小血管炎症。   建议日常清淡饮食,减少食用油腻、辛辣食物,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戒烟戒酒,适量运动。...
内分泌疾病会引起乳房胀痛吗
  内分泌疾病有可能会引起乳房胀痛,通常需要及时的调理。   正常情况下,女性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应当是保持平衡的状态,但平衡被打破,很可能会造成内分泌疾病,主要是情绪波动过大以及压力过大的原因,还可能是经常熬夜等因素造成的内分泌失调。通常会表现为乳房胀痛、乳腺增生的情况。   对于调节内分泌有一定的好处。如果内分泌疾病引起乳房胀痛的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逍遥丸、乳癖消片等药物治疗,通常可以起到疏肝健脾的作用,也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效果。   内分泌疾病的原因很多,不同的病症使用的药物也是有所差异的。如果患者有内分泌失调的状况,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且根据诊断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内分泌疾病会引起乳房疼吗
  内分泌疾病指内分泌失调。其有可能会引起乳房疼。   内分泌失调主要是因为体内激素产生过多或过少所引发的。当体内激素产生过多时,会刺激乳腺,引起乳房疼。此外长时间的内分泌失调有可能导致乳腺增生,此时也会引发乳房疼。    内分泌失调不仅会引起乳房疼,还会有皮脂分泌旺盛、毛发脱落、皮肤干燥、身体乏力、面部浮肿、月经紊乱、性欲下降的表现。需要尽快遵医嘱用药,如使用盐酸赛庚啶片、盐酸二甲双胍片等。   治疗期间注意休息,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饮食方面应保持清淡,注意营养补充,禁止刺激、生冷、油腻食品。...
内分泌疾病会引起心肌酶高么
  内分泌疾病有可能会引起心肌酶高,建议出现心肌酶高的症状后及时去医院完善检查,采取规范性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内分泌疾病范围较大,可包括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减等)、库欣综合征、垂体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部分内分泌疾病有可能会引起心肌酶高的现象,常见于甲亢、甲减等。该疾病主要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所致。甲亢可表现出消瘦、怕热、多汗等症状,甲减可表现出乏力、少汗、畏寒等症状。二者疾病都可合并心脏症状,从而出现心肌酶高。   大多数出现心肌酶高,可能和生理因素有关,比如剧烈运动,主要表现为一过性,停止运动后可逐渐缓解。其次,心肌梗死、休克、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骨骼肌损伤等,都可能会导致心肌酶高的现象。若属于一过性现象,无需特殊治疗。若是由于其他疾病所致,则需要根据其原因采取治疗。比如甲亢需要口服抗甲状腺激素的药物,比如甲硫咪唑片,甲减则需要服用甲状腺激素药物,比如左甲状腺素钠片。   发现心肌酶高后,需要去医院完善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再采取对因治疗。...
内分泌疾病会影响相貌吗
  内分泌疾病主要是因内分泌代谢发生紊乱所致并发症,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以及肾上腺疾病等,这些疾病通常不会影响相貌,具体情况如下:   内分泌疾病对相貌、骨骼影响比较小,患病期间很少会因此发生相貌改变、皮肤变差、骨骼变大、缩小、肌肉肥大等情况,也不会因此改变人的脸型和整体面部形状,包括眼部、嘴唇、鼻部等。   如属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多有多汗、多饮以及身体消瘦等情况;如属于库欣综合征,患者可能会有向心性肥胖、满月脸以及皮肤有紫色纹路等情况;而垂体疾病患者主要会有恶心、视力减退等,这些情况通常不会影响人的面容。   怀疑有内分泌疾病,建议及时就诊,并通过内分泌检测了解激素变化,再进行分析,一旦确诊为内分泌疾病,了解内分泌疾病类型后,就要尽早开展治疗,以防耽误病情。...
内分泌疾病会影响心情吗
  内分泌疾病有可能会影响到心情,一般表现为情绪波动大,易怒易躁等,所以要积极去除病因后,才能避免身体容易受到刺激和影响。   患有内分泌疾病期间,容易导致肾上腺素、甲状腺素、雌激素以及孕激素等分泌状态出现异常,并引起交感神经处于亢进的状态后,一般可造成心情变化大,甚至会出现易躁易怒等反应。   内分泌疾病的诱因,主要与激素分泌过多、激素分泌过少等有关,其诱因主要与环境因素、饮食营养搭配、情绪因素等方面有关。   患有内分泌疾病期间,需积极进行性激素六项等项目,并根据临床表现积极治疗。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食方面也要少食辛辣生冷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