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4 11:07:16
输尿管炎是由大肠埃希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和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所引起的输尿管管壁的炎性病变。常继发于泌尿系其他部位的感染,内源性或外源性损伤。
发病原因
输尿管炎常继发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也可因血行或淋巴传播和邻近器官感染的蔓延而引起(如阑尾炎,回肠炎,腹膜炎等);部分病人因医疗器械检查,尿道结石摩擦及药物引起。
发病机制
急性输尿管炎主要表现为黏膜化脓性炎症,而慢性的可表现为输尿管壁扩张,变薄,管道逐渐延长呈螺旋状,也可表现为输尿管壁增厚,变硬,僵直,肌层纤维发生变性,致使全输尿管狭窄导致肾积水。
症状
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有腰酸,腰痛,严重时可发生血尿,发热等症状,当造成严重的肾积水时,肾区有叩击痛。
根据病人常有泌尿系感染史或应用尿道器械检查史,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结合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
1.急性输尿管炎 病人卧床休息,多饮水,碱化尿液,根据致病菌属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应持续到体温正常,全身症状消失,细菌培养阴性后2周。
2.慢性输尿管炎 应采取综合措施治疗,包括:全身支持疗法;加强抗生素药物治疗,抗菌药物的应用至少2~3周,小剂量口服抗生素需维持几个月直至反复尿培养阴性;彻底控制和清除体内感染病灶;外科治疗纠正引起感染的原发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