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形成的典型症状及诊断依据

2013-05-20 18:11:25

周祖刚 主任医师 绵阳市中医医院

脑血栓形成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脑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bosis,CT)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一般发生于中老年人,这种疾病表现为语言障碍、意识清楚、头晕、偏瘫、一侧肢体感觉障碍等等,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临床表现及诊断。

临床表现

1.临床类型

(1)依据症状体征演进过程分为:

①完全性卒中(complete stroke):发生缺血性卒中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体征较严重、较完全,进展较迅速,常于数小时内(<6h)达到高峰。

②进展性卒中(progressive stroke):缺血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轻微,但呈渐进性加重,在48h内仍不断进展,直至出现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

③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reversible ischemic neurological defect,RIND):缺血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轻,但持续存在,可在3周内恢复。

(2)依据临床表现,特别是神经影像学检查证据分为:

①大面积脑梗死:通常是颈内动脉主干、大脑中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完全性卒中,表现病灶对侧完全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向病灶对侧凝视麻痹。椎-基底动脉主干梗死可见意识障碍、四肢瘫和多数脑神经麻痹等,呈进行性加重,出现明显的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征象,甚至发生脑疝。

②分水岭脑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SI):是相邻血管供血区分界处或分水岭区局部缺血,也称边缘带(border zone)脑梗死。多因血流动力学障碍所致,典型发生于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伴全身血压降低时,亦可源于心源性或动脉源性栓塞。常呈卒中样发病,症状较轻、恢复较快。

③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是脑梗死灶的动脉坏死使血液漏出或继发出血,常见于大面积脑梗死后。

④多发性脑梗死(multiple infarct):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供血系统脑血管闭塞引起的梗死,是反复发生脑梗死所致。

2.主要临床表现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多见于中老年,动脉炎所致者以中青年多见。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部分病例有TIA前驱症状如肢体麻木、无力等,局灶性体征多在发病后10余小时或1~2天达到高峰,病人意识清楚或有轻度意识障碍。常见的脑梗死临床综合征包括:

(1)颈内动脉闭塞综合征:严重程度差异颇大,取决于侧支循环状况。颈内动脉卒中可无症状,症状性闭塞出现单眼一过性黑?,偶见永久性失明(视网膜动脉缺血)或Horner征(颈上交感神经节节后纤维受损),伴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或同向性偏盲等(大脑中动脉缺血),优势半球受累伴失语症,非优势半球可有体象障碍。颈动脉搏动减弱或血管杂音,亦可出现晕厥发作或痴呆。

(2)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主干闭塞导致病灶对侧中枢性面舌瘫与偏瘫(基本均等性)、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三偏);优势半球受累出现完全性失语症,非优势半球出现体象障碍。

皮质支闭塞:①上部分支卒中:包括眶额、额部、中央前回及顶前部分支,导致病灶对侧面部、手及上肢轻偏瘫和感觉缺失,下肢不受累,伴Broca失语(优势半球)和体象障碍(非优势半球),无同向性偏盲;②下部分支卒中:包括颞极、颞枕部和颞叶前中后部分支,较少单独出现,导致对侧同向性偏盲,下部视野受损较重;对侧皮质感觉如图形觉和实体辨别觉明显受损,病觉缺失、穿衣失用和结构性失用等,无偏瘫;优势半球受累出现Wernicke失语,非优势半球出现急性意识模糊状态。

深穿支闭塞导致对侧中枢性均等性偏瘫,可伴面舌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可伴对侧同向性偏盲;优势半球病变出现皮质下失语。

(3)大脑前动脉闭塞综合征:交通动脉前主干闭塞,可因对侧代偿不出现症状;交通动脉后闭塞导致对侧中枢性面舌瘫与下肢瘫;尿潴留或尿急(旁中央小叶受损),淡漠、反应迟钝、欣快和缄默等(额极与胼胝体受损),强握及吸吮反射(额叶受损);优势半球病变可出现Broca失语和上肢失用。

皮质支闭塞导致对侧中枢性下肢瘫,可伴感觉障碍(胼周和胼缘动脉闭塞);对侧肢体短暂性共济失调、强握反射及精神症状(眶动脉及额极动脉闭塞)。

深穿支闭塞则引起对侧中枢性面舌瘫、上肢近端轻瘫(累及内囊膝部及部分前肢)。

(4)大脑后动脉闭塞综合征:主干闭塞引起对侧同向性偏盲,上部视野损伤较重,黄斑视力可不受累(黄斑视觉皮质代表区为大脑中、后动脉双重血液供应)。

中脑水平大脑后动脉起始处闭塞,可见垂直性凝视麻痹、动眼神经瘫、核间性眼肌麻痹、眼球垂直性歪扭斜视(vertical skew deviation)。优势半球枕叶受累可出现命名性失语、失读,不伴失写。双侧大脑后动脉闭塞导致皮质盲、记忆受损(累及颞叶),不能识别熟悉面孔(面容失认症),幻视和行为综合征。

深穿支闭塞:丘脑穿通动脉产生红核丘脑综合征:病侧小脑性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舞蹈样不自主运动,对侧感觉障碍;丘脑膝状体动脉出现丘脑综合征:对侧深感觉障碍、自发性疼痛、感觉过度、轻偏瘫、共济失调和舞蹈-手足徐动症等。

(5)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基底动脉或双侧椎动脉闭塞是危及生命的严重脑血管事件,引起脑干梗死,出现眩晕、呕吐、四肢瘫、共济失调、昏迷和高热等。中脑受累出现中等大固定瞳孔,脑桥病变出现针尖样瞳孔。常见眼球垂直性歪扭斜视,娃娃头或冰水试验眼球水平运动缺如或不对称,眼球向偏瘫侧同向偏视,垂直性眼球运动可受损。

中脑支闭塞出现Weber综合征(动眼神经交叉瘫)、Benedit综合征(同侧动眼神经瘫,对侧不自主运动)。

脑桥支闭塞出现Millard-Gubler综合征(展及面神经交叉瘫)、Foville综合征(同侧凝视麻痹和周围性面瘫,对侧偏瘫)。

小脑上、小脑后下或小脑前下动脉闭塞可导致小脑梗死,常见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站立不稳和肌张力降低等,可出现脑干受压和颅内压增高症状。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由Caplan(1980)首先报道,基底动脉尖分出两对动脉,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分支供应中脑、丘脑、小脑上部、颞叶内侧及枕叶。血栓性闭塞多发生于基底动脉中部,栓塞性通常在基底动脉尖。导致眼球运动及瞳孔异常,如单或双侧动眼神经部分或完全麻痹、一个半综合征、眼球上视不能(上丘受累)、光反应迟钝而调节反应存在(类似Argyll-Robertson瞳孔,顶盖前区病损);一过性或持续数天的意识障碍,反复发作(中脑或丘脑网状激活系统受累);对侧偏盲或皮质盲(枕叶受累);严重记忆障碍(颞叶内侧受累)。中老年卒中突发意识障碍又较快恢复,出现瞳孔改变、动眼神经麻痹、垂直注视障碍,无明显运动、感觉障碍,应想到该综合征的可能;如有皮质盲或偏盲、严重记忆障碍更支持;CT及MRI见双侧丘脑、枕叶、颞叶和中脑病灶可确诊。

(6)小脑后下动脉或椎动脉闭塞综合征:也称延髓背外侧(Wallenberg)综合征,是脑干梗死最常见类型。导致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前庭神经核);交叉性感觉障碍(三叉神经脊束核及对侧交叉的脊髓丘脑束受损);同侧Horner征(下行交感神经纤维受损);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疑核受损);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绳状体或小脑受损)。小脑后下动脉解剖变异较多,常见不典型临床表现。

诊断

1.诊断依据 中年以上,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病史,突然发病,一至数天内出现脑局灶性损害的症状、体征,并可归因于某颅内动脉闭塞综合征,临床应考虑急性血栓性脑梗死可能。

2.CT或MRI检查发现梗死灶可以确诊。有明显感染或炎症性疾病史的年轻患者需考虑动脉炎的可能。

以上就是脑血栓形成的典型症状表现及诊断依据,希望能让大家对疾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脑血栓形成一般采用西药或者中药治疗,以上所述或许能为大家做一个预防,帮助大家及时发现诊治,祝愿大家身体健康。

脑血栓形成健康指南
二聚体是什么 怎么把二聚体降下来
现在的社会上还有日常的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病有很多,在上学的时候化学课上有些老师会讲到二聚体这种化学分子。有的人去医院检查,检查单子上会说d二聚体升高。有的人会想怎么把二聚体降下来,现在给大家说一下二聚体降下来的方法以及二聚体是什么?...
二聚体测定有什么鉴定意义
二聚体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测指标,是指纤维蛋白溶解后血液中交联纤维蛋白的凝固,能反映人体纤溶系统的生理功能。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的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法安明低分子肝素有什么用 介绍法安明低分子肝素的基本信息
法安明低分子肝素是一种处方药物,也叫做达肝素钠注射液,主要成分是达肝素钠。法安明低分子肝素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还可以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和血液过滤期间体外循环系统中出现的凝血症状。...
法安明怎么样 法安明的说明书
法安明用于治疗急性的深静脉血栓,可以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是一种无色或者是淡黄色的澄明液体,主要用于皮下注射治疗,每天用药一次,本品容易产生不良的出血反应,特别是大剂量用药时,会更加的严重,需要引起每一位患者朋友的注意。...
法安明的疗效如何 法安明的用法用量
法安明用于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且药物疗效是非常不错的,也可用于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当遵医嘱注射本品进行治疗,个别患者在应用本品之后,会产生出血的情况,特别是大剂量应用本品时,其出血会特别的严重,对此应当停止用药。...
脑益嗪的功效和禁忌有哪些
脑益嗪片是一种效果良好的处方药,很多人都想了解一下这种药品。接下来,笔者将介绍介绍脑益嗪片的主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