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虫病的致病原因是什么?

2013-03-23 10:28:00

周利军 副主任医师 国药同煤三医院

羌虫病的致病原因是什么?我们知道,恙虫病是革兰阴性专性细胞内小微生物,病原体是恙虫病立克次体(R.tsutsugamushi),又名东方立克次体(R.orientalis)。那么羌虫病是怎么样引起的呢,下面详细讲述羌虫病的病因:

羌虫病的感染与其他立克次体感染不同,恙虫病东方次体感染对丛林斑疹伤寒的再次发作不产生切实的保护作用,这是由于它的抗原成分可变所致。传染源是鼠类,以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通过叮咬传染给人。

一、羌虫病的传染源

鼠类是主要传染源。我国南方以黄毛鼠、褐家鼠为主,而北方则以黑线姬鼠、社鼠等为主。鼠类感染后多无症状,但病原体在其内脏中能长期存在,因而也是本病的主要贮存宿主。此外,兔、猪、家禽、鸟类等也可被感染或携带羌螨,故也可为本病的传染源及贮存宿主。人被羌螨叮咬仅属偶然现象虽然被感染后血中出现病原体,但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二、羌虫病的传播途径

羌螨为本病的传播媒介。在我国已证实能传播本的数十种羌螨以地里纤羌螨其红纤羌螨主要传播媒介。羌螨喜生活于暖湿的丛林绿野、溪畔湖岸,这些地带鼠类潜行,羌螨幼虫叮吮感染羌虫病东方体的鼠类体液受染,病原体在幼虫体内繁殖,经蛹、稚虫、成虫和卵而传给第二代幼虫,幼虫再叮咬鼠使其受染,如此循环,形成自然疫源地,因此羌螨既是本病的传播媒介,也是羌虫病东方体的原始储存宿主。人因进入林地被羌螨幼虫叮咬而受染。羌螨仅幼虫为寄生性,其余阶段自营生活,且在一年终多仅吸吮一次人和动物的体液,但由于病原体可经卵下传幼虫,因此传播羌虫病的是感染病原后的第二代幼虫。

三、羌虫病的人群易感性

人对本病普遍易感。从事野外劳动、较多接触丛林杂草的人员及青壮年因暴露机会多而发病率较高。病后可获得对同株病原体的持久免疫,对异株的免疫则仅能维持数月,故可再次感染发病。

本病流行于印度、南亚及澳大利亚地区,在中国见于台湾省及浙江、福建、海南、广东、广西等东南沿海地区舔。多发生于春、秋两季恙虫病东方次体入侵内皮细胞,引起血管炎。未治病例的严重病变主要是心肌炎脑膜脑炎和肺炎凝血障碍亦有,但不像RMSF和斑疹伤寒那样严重。

以上就是关于羌虫病的致病原因的相关介绍,通过本文的了解,希望能加深你对羌虫病的认识。羌虫病是可以预防与治疗的,但是也不可以掉以轻心。感谢你对本网站的支持,如有更多疑问,可点击在线专家免费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