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躁性大肠症候群的治疗与预防

2017-06-25 21:33:41

钟振军 主治医师 吉林市化工医院

激燥性大肠症是临床上最常见到的肠胃道疾病,虽然该病不是致命的疾病,但病人常有很大的痛苦,并且医师在治疗时有爱莫能助和灰心丧气的感觉。

典型病人可数年或数月内间断出现水样腹泻,常在清晨或早餐后腹泻加重,在排泄3-4次带大量黏液的稀便后,病人其余时间均感觉正常。整天腹泻,或总是夜间腹泻者很少见。腹泻可持续几周或数月,随后自动消失一段时间。有些病人无腹泻而排泄“铅笔样”糊状大便。 病人另一种典型的表现是慢性腹痛,伴便秘,或者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这些病人主诉间断性下腹部绞痛,排气或排便后可缓解。激燥性大肠症还常有胃灼热、明显腹胀、软弱、疲乏、心悸等。

诊断原因

1.有上述胃肠功能失常的症状及伴有全身性官能症状。

2.患者的症状常随情绪而变化。

3.全消化道摄影检查或胃镜、直肠镜检查正常,排除器质性病变。

4.饮食所伤:多为饮食过量,宿食内停;或不节肥甘,呆胃滞脾;或生冷不洁,有伤脾胃。

5.情志失调:肝郁乘脾 4.体虚久病:脾虚及肾

治疗方式

寒湿为泄泻的主要病理因素,脾虚湿盛是其发病关键。固治疗当以运脾祛湿为原则。辩证施治

1.寒湿困脾:散寒化湿,健脾止泻

2.湿热下注:清热利湿,厚肠止泻

3.食滞肠胃:消食导滞、调和脾胃

4.肝气乘脾:抑肝扶脾、调和脾胃

5.脾虚湿盛:健脾益气、运中止泻

6.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固肠止泻

预防保养

1.注意饮食卫生,起居有常

2.勿过食生冷、或肥甘厚腻、或饮酒无度

3.注意情志因素

4.注意保暖,切勿受湿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