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两岁门牙成块掉 4行为诱发“奶瓶龋”

2017-01-07 11:32:01

郑少平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每个宝宝都是妈妈们心中的小天使,宝宝们的健康成长也是妈妈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但是近些年来,一些新的问题也在困扰着一些妈妈,就是有些出牙没有多久的宝宝们会出现龋齿的情况。我们称这种龋齿为“奶瓶龋”。“奶瓶龋”指的就是儿童的早期龋齿,最常见于长期使用奶瓶的宝宝身上,它的表现多为初期牙面颜色由乳白色有光泽变为白色无光泽,之后颜色会逐渐加深为黄色,黄褐色,甚至是黑色,同时也会出现牙齿掉块的现象。其实造成“奶瓶龋”是有四个方面的原因的,我们可以了解一下。

1、让宝宝习惯性的含着奶瓶入睡。很多的父母缺乏口腔卫生的常识,也不知道边吸奶边睡会造成大问题;也有的父母,虽有模糊的概念知道这样吃吃睡睡不太好,可是宝宝早已养成“要吃才睡”的习惯,也为了图个安静、减少吵闹,就让宝宝继续边吃边睡等等。其实婴儿牙齿萌出后,无论所喝的是母乳还是牛奶,奶粉,无论面对的是母亲还是奶瓶,只要喝奶后牙齿长时间附着奶液得不到清洁,就都为奶瓶龋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2、孩子小乳牙的护理无关紧要。许多的妈妈都忽视了乳牙的重要性,大多数妈妈都认为乳牙在宝宝12岁前反正都会换牙被恒牙代替,所以乳牙就不需要大人特别关注,只要小心护理恒牙就可以了。也有的妈妈虽然知道应该对宝宝乳牙进行护理,但是因为护理知识有限,认为只要在给宝宝喂奶后或宝宝吃饭后喝些白开水就足够了。其实不然如果宝宝一旦患上龋齿牙齿的抗腐蚀能力就会变的很差,严重的会破坏牙齿内部的组织,还可能会影响未来替换恒牙的发育。

3、出现牙齿掉块或者牙痛才就医。虽然有的妈妈早早就发现了宝宝的牙齿在逐渐变黄,但却认为没什么大问题不需要看医生,只要宝宝不哭不闹,就不愿意主动带宝宝去看牙医。因为龋齿在初期的时候,一般宝宝都不会感觉到痛,但是当感觉到疼痛时,说明龋齿就已经比较严重了,所以说龋齿一定要早预防,早发现。

4、龋齿是遗传的。父母患有龋齿,宝宝也会满口蛀牙,这种说法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司空见惯,不少人甚至认为蛀牙是会遗传的。其实蛀牙不会遗传,但会通过父母对宝宝的喂食等行为传播给宝宝,这也是宝宝患上蛀牙的原因之一。比如给宝宝用奶瓶喂奶时,有的父母会担心温度过高会伤害宝宝,于是先就着奶嘴吮上一口,喂养宝宝时,用自己的餐具喂给宝宝吃;亲吻宝宝的嘴巴。这些情况都是有可能会给宝宝传播病菌的。

不管是哪种原因造成的宝宝龋齿,爸爸妈妈们都应该在生活中多多照顾宝宝的小乳牙。其实宝宝在六七个月后乳牙渐渐长出时,妈妈就应帮忙做清洁牙齿的工作,初期可在喂完奶后喂些白开水,并以干净的棉棒或毛巾、纱布绕在手指上,替宝宝擦净牙齿和牙龈;等到宝宝两岁左右,后面的磨牙长出来了,就可以可改用细小、柔软的宝宝牙刷,替宝宝在吃饭后、睡觉前刷牙。让宝宝习惯清洁牙齿,以后就会更加容易养成每天刷牙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