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尿蛋白+-是怎么回事

2013-09-22 16:20:36

朱恒梅 副主任医师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

很多患者在发现自身的健康出现问题去医院进行检查时,不明白尿蛋白+-是什么原因。据了解,引发尿蛋白+-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正常人的尿液中是没有任何尿蛋白的,如果发现自身的尿液中出现了尿蛋白,说明自己的肾功能出现了问题,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接下来,是关于“肾病尿蛋白+-是怎么回事”的详细介绍。

肾病尿蛋白+-是怎么回事?

专家表示,血液中一部分的蛋白会在肾脏的丝球体中过滤进入尿液中,但又会在肾小管被吸收而回到血液中。因此,若肾脏的机能正常,在尿液中出现的蛋白量只有一点点,但是当肾脏与尿管出现障碍时就会漏出多量的蛋白变成蛋白尿。

一般说来,持续性的蛋白尿往往代表肾脏有病变。尿蛋白的多少反映了病变程度,临床可据此作疗效观察。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肾小球病变到了晚期,由于大量肾单位坏死,使蛋白滤出减少,尿蛋白检查反而减少或消失,这并不代表肾脏病变的减轻。

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会滤出一些小分子的蛋白,但都可以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长期的尿蛋白会使肾小管长期超负荷运转,这样就会对肾小管造成损害,研究已经证实,尿蛋白的发生是造成尿毒症的第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它最大的危害在于毒蚀肾脏,加速病情向尿毒症发展。如果出现尿蛋白,那是非常危险的,说明肾有问题了,肾是人体排泄器官。

但尿液中出现了尿蛋白,是意见十分严重的事情,如果不能及时的治疗就会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甚至引发各种严重的肾病,因为肾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排毒,如果神出现了问题,人体的毒素就无法排除,导致越积越多,甚至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各位尿蛋白+-时一定要及时的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