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1 02:22:47
湿热瘀阻在中意上来说是一种病证名,而不是专指某一种名。湿热瘀阻证是湿热内蕴,蕴结于胞中所出现的一种证候。常常病发表现为女性痛经。
生理疼痛
湿热瘀阻证具体的常见表现为女性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不适,或伴有有灼热感,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疼痛,经前加剧;经血量多或经期延长,经血颜色暗红,质稠或夹较多黏液;白带较多,色黄质稠有臭味;或伴有低热起伏,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等症状。
痛风的病因是由于嘌呤代谢发生障碍,血液中积聚大量尿酸和尿酸盐而引起。
痛风。
中医认为痛风是由于长期受到风湿寒侵及人体,留注关节,阻遏经脉,致使气血瘀滞,经脉不通,不通则痛。因此,患者应该远离风湿寒的环境,生活在相对温暖干燥的环境下,少吃酸性食品,少摄入盐;吃海鲜喝啤酒,会更加容易引发或者加重痛风。
痛风常见的症状是手指、脚趾、膝、肘等关节疼痛肿胀,甚至变形。
痛风和痛经都同属由于中医的历节病,起因多是肝肾两虚,病在筋骨间辗转,如痛风、风湿类风湿。
痛风的形成
中医的历节病在按照症状分为三种:
(1)风痹,症状是又麻又痛:风湿相抟,骨节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甘草附子汤主之。
(2)血痹,症状是麻而不痛: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症,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3)历节,症状是但痛不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脉络舒通丸主之。
为治疗湿热瘀阻常用的穴位有三阴交、中级、关元、十七椎等四个穴位,常用到的针灸疗法是毫针泻法。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应该注重经期、产后卫生,以减少痛经发生。患者经期保暖,避免受寒;注意调摄,慎勿为外邪所伤;不可过用寒凉或滋腻的药物,忌服食生冷之品;保持精神愉快,气机畅达,则经血流畅;均有利于减缓疼痛,促进疾病早期向愈。
中医药治疗湿热瘀阻证,有良好临床疗效。
疾病还是重在预防,在生活当中稍加注意,可能就会避免很多疾病的侵扰!
就算疾病来袭,大家也应该冷静,不可病急乱投医,要去专业医院就诊,不可相信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