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性恋,你知多少?

2024-03-25 15:19:54

李婷婷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这样一些人群,他们的爱情观念不被世人所理解,他们的恋人关系不被常人所接受,他们有时候被别人看成是“另类”。他们,就是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爱情观有双向取向的人,双性恋。对于双性恋,你们知道多少呢?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家萨曼莎.乔尔的一些观点吧。

双性恋是一种对男性和女性都感兴趣的性取向。对一些人来说,这听起来也许像是一种超能力——双倍的浪漫选择意味着双倍的机会,对吧?不过在现实中,双性恋算得上一个有点尴尬的身份。双性恋者们不“直”,所以很难认为自己在性向方面属于大多数。另一方面,他们常常被认为是异性恋,尤其当他们拥有异性伴侣的时候,这有时又会使他们难以感受到自己与LGBT 群体的关联。

最重要的是,双性恋容易遭受严重误解。围绕这双性恋有很多流言和成见,其中一些甚至互相矛盾。异性恋者和LGBT都可能持有这些成见,这更增加了双性恋者融入两个群体的难度。幸运的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双性恋产生了兴趣,而研究增进了我们对双性恋的了解。下面是科学如何对抗针对双性恋的误解的三个例子:

流言1:双性恋不存在

我觉得这条流言尤其可笑:你如何能对一群人说他们不存在?不过这个所有人要么是异性恋要么是同性恋的想法流传甚广,尤其在男性中间。令人沮丧的是,哪怕在对LGBT最宽容的圈子里,你有时也能听到“根本没有双性恋男这回事”的说法。

在最近发表于《性行为档案》杂志(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的一项研究中[1] ,研究者们已经把这条流言彻底推翻了。他们召集了一些异性恋、同性恋和双性恋男性,为他们播放多部色情电影片断。受试者们不光被要求评估他们被这些片断唤起的主观感觉,还要连接上生理学设备以测量他们阴茎周长的变化(也就是性兴奋度)。

和预料的一样,异性恋男性在观看女性演出的影片时,主观感觉和性兴奋度都要显著高于观看男性演出的影片,同性恋男性的情况则正好相反。然而,双性恋男性被男性和女性影像唤起的程度相对比较接近。他们被双性恋视频——两名男性和一名女性主演的视频——唤起的程度也比另外两组高。重要的是,这些差别同时反映在他们自己报告的唤起程度和相当客观的性兴奋度数据中。因此,从这一项研究中可以明显看出这些人并不是在“假装”双性恋。

流言2:双性恋只是一个阶段

这条流言把双性恋描绘成一种实验阶段或者困惑状态——通常发生在大学期间。之后双性恋还是会确定他们“真正的”身份(或者说决定自己究竟是直是弯)。

丽莎.戴蒙德(Lisa Diamond)针对这一课题开展了一些非常复杂的工作,期间她长期地观察女性的性别认同。在一篇发表于《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的论文中[2] ,戴蒙德博士报告了一批她密切关注了超过十年的女性。

研究结果明白无误地表明,双性恋并非过渡阶段:青春期时被定位为双性恋的女性在研究结束时只有很少数把自己的定位改变为异性恋或者同性恋(只有8%)。不过,双性恋女性的取向总在随时间变化。在十年的研究周期里,她们对两性的兴趣程度一直在不停地此消彼长。

流言3:双性恋者不会忠于伴侣

这条流言大概是最恶毒的。它源自一名伴侣无法完全满足对两性都感兴趣的人的想法。有些人觉得,他们早晚便会渴求与伴侣性别相异的人。比如,人们倾向于认为,相对于异性恋和同性恋人群而言,双性恋者更有可能欺骗他们的伴侣[3]。

事实上,很多双性恋者与他们的伴侣有着幸福的一对一关系。比如说,戴蒙德博士十年的研究结束时,高达89%的双性恋女性处于长期的单一配偶关系中。此外,关于那些希望得到多个性伴侣的双性恋者,研究表明他们往往通过与伴侣商谈建立开放式的关系来达到这一目标,而不是背着伴侣四处私下行事[4]。我找不到任何研究支持双性恋者比起其他性取向的人来不够忠诚或诚实的想法。

总而言之,双性恋这一规模尚小却正在不断发展的研究领域前途一片光明。它不仅打消了很多围绕着双性恋的流言和误解,还对一般而言的性活动提供了有趣的见解。与流行文化或者媒体等其他来源不同,科学研究认为双性恋是一种相对稳定持久的性向特征。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才能更加透彻地了解双性恋与单性恋(也就是异性恋和同性恋)的相似之处,及其或许独特的地方。

其实,双性恋在我们国家还有一些相关的团体组织。国内最早的双性恋组织是成立于2005年的“博性艺术沙龙(BOSEXART)”,由当时活跃于北京798艺术区的艺术家创立,该沙龙始终以“博性、双性恋”为生活和创作的主题,同时涉及同性恋、异性恋、无性恋等多元性群体,并以艺术的表达方式,倡导性的多元化、生活的艺术性和创造性。该沙龙经常组织一些双性恋沙龙聚会、性美学讲座等,沙龙创办人希望用艺术这种高雅、感性的方式来引导拓展大众的性审美,并使其多元化。

双性恋还有标志性的旗帜。作为双性恋团体象征的双性恋自豪旗帜是由迈克儿·佩奇设计的。双性恋旗帜的上端是代表同性恋的红色或者粉红色条纹,底端是代表异性恋的蓝色条纹,中间是代表双性恋的紫色条纹。

以上便是对双性恋的一些介绍,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双性恋,而不是对双性恋抱有歧视的态度。或许现在,在我们国家双性恋还不能够接受,但是在其他的一些国家,这种观点已经被人们所逐渐接受,这或许是对未来世界的一种暗示。把他们当成正常的人去对待,或许我们能做的只有这些

双性恋健康指南
觉得自己双性恋怎么办
  觉得自己双性恋通常可以结合引起的原因,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觉得自己是双性恋,有可能是生物化学因素、个人经历、激素水平、社交环境、脑部病变等因素造成的,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医师以及正确认识自身想法等方式解决,也可以到医院诊断之后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1、生物化学因素:双性恋的患者多数与家族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家族中的长辈有双性恋的情况,也会导致这种状况。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处理。   2、个人经历 :可能曾经有和不同性别的人有过过于亲密的关系,虽然不是恋人,但已经超出了朋友之间的程度,会对自己的性取向产生怀疑。   3、激素水平:体内的激素水平异常,也有可能会诱发双性恋,影响到性别的意识。需要正确的认识自己情感的改变,改变对不同性别恋爱的态度。   4、社交环境:如果生存的环境中双性恋患者比较多,因为频繁的接触也有可能会误认为自己有双性恋属于比较正常的一种现象。首先正确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脑部病变因素:脑部分区域的功能受损,发生病变都有可能会造成神经递质分泌异常,因此会产生性别意识模糊,性取向发生改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钴胺片、谷维素片等药物治疗,能够起到营养神经的作用,也能够促进脑部神经功能的修复。同时还可以选择心理医师进行心理暗示,疗法心理疏导。   在日常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无论是同性恋或者是异性恋,应正确的面对尊重,任何一个个体的性取向,并且接受自身的改变。...
女生潜在双性恋怎么办
  女生潜在双性恋可以改变环境、沟通交流、培养兴趣爱好、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改善,也可以到医院诊断之后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1、改变环境:在成长的过程中长期处于比较压抑的环境中,会造成心理发生异常现象,因此会引起双性恋。建议改变环境,多与家人沟通交流,避免长时间处于压抑的环境中。可以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比如旅游或者是演讲。   2、沟通交流:患者长期处于比较单调的环境中,可能会造成心理发育异常,因此会引起双性恋的状况。在平时可以多与家人朋友进行沟通交流。   3、培养兴趣爱好:可以培养兴趣爱好,比如音乐、舞蹈、阅读,通常可以有效的转移注意力,也能够促进大脑多巴胺的分泌。   4、心理治疗: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可以通过心理的方法进行治疗,比如认知行为疗法、家庭疗法等方法有助于改善双性恋。   5、药物治疗:如果病情较严重,通过以上方法治疗,效果不是特别明显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氯丙嗪片等药物治疗。   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多休息,可以适当的喝一些温水,如果病情持续没有得到缓解,应到医院接受治疗。...
催眠可以治疗双性恋吗
  催眠一般可以治疗双性恋,可以起到辅助的治疗作用,但是治疗的效果并不是特别明确,需要到医院检查。   双性恋通常属于性倾向的一种,可能与遗传或者自身的心理有关,通常能够对同性或者异性产生情感以及性吸引。催眠通常属于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在治疗的时候,通常能够帮助患者探索内心的需求,能够改善患者的冲突,帮助患者改变意识以及引导潜意识,并且也能够缓解患者焦虑以及抑郁等负面情绪。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可以治疗的效果也是因人而异。   双性恋如果比较严重,通常可以采取心理行为治疗改善,也可以结合药物治疗,能够控制病情。...
不能理解双性恋怎么办
  不能理解双性恋一般可以通过自我接纳、寻求可靠的信息源、倾听双性恋者的声音、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参与相关的教育和宣传活动等,如果伴有不适症状,需要到医院做检查和治疗。   1、自我接纳:通常接触自己是双性恋者是比较重要的,了解自己的性倾向是一种正常的事情,并不应该对自己感到羞耻。   2、寻求可靠的信息源:阅读权威的心理学书籍、研究报告,或者访问专业的网站和论坛,以获取关于双性恋的准确信息,避免被一些不准确或带有偏见的言论所误导。   3、倾听双性恋者的声音:与双性恋者进行坦诚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感受、经历和观点,分享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双性恋者的内心世界。   4、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不要对双性恋者进行评判或歧视,尊重他们的选择和权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应该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的不同。   5、参与相关的教育和宣传活动:参加关于性倾向多样性的教育和宣传活动,帮助更全面地了解双性恋以及其他性倾向群体的处境和需求,还可以帮助增进对性别平等和尊重的认识。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放松心情,避免精神紧张,适当进行运动锻炼,比如散步、打羽毛球等,缓解压力,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有助于身体健康。...
男人双性恋是怎么回事
  男人双性恋是一种性取向,主要是指对同性和异性都有情感或性的吸引,可能与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环境、社会文化、生物因素等因素有关,建议到正规医院就诊。   1、遗传因素:如果父亲双方为双性恋,可能会通过基因的方式遗传给下一代,从而会增加患双性恋的风险,需要配合医生进行基因检测。   2、心理因素:如果有早期的心理创伤或者是其他的心理问题,也有可能会导致个体对传统的双性恋关系模式产生质疑,建议要进行心理治疗改善,通过与医生进行交流沟通。   3、环境:可能与特定的生活事件有关,会导致暂时性改变个体的性取向,建议要适当的放松,可以通过听音乐、深呼吸或者是冥想等方式。   4、社会文化:对于特定的社会文化,比如容忍非传统性取向的社会环境中,个体可能更容易接受双性恋。建议要进行心理咨询。   5、生物因素:如果男人存在边缘系统神经递质不平衡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从而会出现性取向偏离,会出现男人双性恋。可考虑脑成像技术进行评估,可以帮助评估大脑中特定区域的功能状态。   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过度紧张焦虑,还要注意加强锻炼,能够增强体质,对病情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面对双性恋应该怎么办
  面对双性恋可以通过自我接纳、自我探索、行为治疗、团体支持、寻求专业帮助等方法进行改善,需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检查治疗。   1、自我接纳:双性恋属于一种正常的性倾向,自己要学会接纳,避免感到羞耻,保持健康的心理。   2、自我探索:可以尝试探索自己的感受和欲望,感受对不同性别吸引力的想法,能够更好的认识自己。   3、行为治疗:需要帮助患者进行思考,认识到与民俗文化习惯相悖,并采取各种行为进行矫正。   4、团体支持:可以设立支持小组,为患者提供安全空间,能够找到相思经历者个体,让患者充分了解疾病。   5、寻求专业帮助:有比较大的心理压力,通常可以请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处理情感困扰。   双性恋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果能够及时进行调理,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可以使病情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