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脚抽筋是怎么回事 5个原因导致睡觉脚抽筋情况出现

2020-09-14 11:46:06

导读:脚抽筋又称为肌肉痉挛,发作时通常伴有强烈的疼痛感。睡觉时脚抽筋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导致脚抽筋的原因主要有5个,分别是脚部受凉、睡姿不良、过度疲劳、缺钙以及疾病因素。脚抽筋是多种疾病的症状,应该首先明确病因再对症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脚抽筋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脚抽筋是肌肉的强烈收缩,并伴有剧烈疼痛。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青少年群体还是中老年群体,睡觉时都可能会出现脚抽筋的情况。人们通常把脚抽筋与缺钙联系在一起,缺钙是导致脚抽筋的原因之一。了解导致脚抽筋的原因,能够更好的做好预防工作。那么,还有哪些原因能够导致脚抽筋呢?

1、脚部受凉

如果肌肉受到寒冷刺激,将会使得肌肉收缩以产生热量维持温度,导致抽筋的情况出现。夏季和冬季是脚抽筋的高发季节。夏季天气炎热,不可贪凉,冷气的温度最好保持在26°左右。冬季温度低,对于睡觉有踢被子习惯的人来说,小腿容易伸出被子受凉,造成脚部抽筋。另外,喜欢在低温水里游泳的人经常会发生脚抽筋的情况。

2、睡姿不良

睡姿不良也是导致脚抽筋的原因之一。不良的睡姿使得肌肉受到压迫、无法放松。长时间仰卧或者俯卧都容易引起脚抽筋。因此,睡觉时最好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种姿势。

3、过度疲劳

剧烈运动时肌肉处于紧绷状态,腿部肌肉收缩过快。如果白天运动后没有得到有效的放松或者过度运动,晚上睡觉时容易出现脚抽筋的情况。运动过度后人体排出大量液体和电解质,堆积酸性代谢产物,酸性物质刺激肌肉,易于引起脚抽筋。

4、缺钙

缺钙是脚抽筋的常见致病因素,尤其是儿童脚抽筋的常见原因。当血液中钙离子含量降低时,肌肉会处于兴奋状态,导致腿抽筋。青少年缺钙时会出现腿抽筋的症状。此外,中老年妇女体内雌性激素降低,血钙含量下降,也会出现脚抽筋的症状。

5、相关疾病

很多相关疾病会导致脚抽筋,比如腰椎间盘突出、动脉硬化闭塞、腿部静脉曲张等。这类疾病会导致机体供血不足,从而出现抽筋的情况。破伤风、低钾血症会打破血液重电解质平衡,可能导致脚抽筋。如果脚抽筋出现频率较高,需要注意是否是脊髓或神经根的慢性炎症,及时去神经科就诊。

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脚抽筋,都需要及时医治。尤其是脚抽筋频发时,应该考虑是疾病因素导致的,需要咨询专业医生,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保暖,保持科学的睡眠姿势、科学进行体育锻炼、适当补钙。

阅读 392779 13092 投诉
您关注的推广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