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湿气重?湿气重怎么去除?

2018-03-06 22:18:20

孟令栋 主治医师 扬州市中医院

湿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之一。湿气的典型特征就是黏浊,所以大便糖稀,难以冲掉正是湿气重最显著的特征。湿气分为湿热和寒湿。遇热为湿热,遇冷为湿寒。所以湿气一年四季都存在我们身体里面,不分季节,危害极大。

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是否有湿气?

湿气对人伤害隐蔽而缓慢,特别需要早发现早治疗,发现湿气的蛛丝马迹:

内在感觉

1,胸口闷,喉咙有痰。(肺弱)

2,机能衰退,对房事不感兴趣。(肾虚)

3,舌苔厚腻,食欲不振,食物不消化容易成积食。(脾虚)

4,体重逐年增加,肥胖水肿,偏瘦的人也会有小肚腩。(同样说明脾虚,因为脾虚是导致肥胖的主因)

5,频繁的胃痛、腹痛、腹泻,便秘或大便不成形。(胃弱、肠道不好)

6,舌苔糙垢根厚,质红且干,脉多弦滑而数,大便干结。(胆不好)

7,小便涩黄、排不干净。(膀胱不好)

8,心慌、心悸、动则气急、气喘。(心脏不佳)

外在表症

①困乏无力,无精打采,怎么睡都睡不够。头晕犯困;

②嗓子发痒,口干,口苦 ,口渴,;

③全身肌肉关节痛;

④头发油腻,有头屑;

⑤皮肤油光,起痘,长斑等;

⑥大便糖稀而肛门涩痒;

⑦皮肤有湿疹,皮肤瘙痒;

⑧皮肤发烫,尤其是手脚心爱发热出汗;

如果你符合以上湿气症状的3-5条,就可以判断为“湿气重”,说明你正在备受健康恶化的困扰,祛湿刻不容缓。

如何正确的祛除湿气

其实中医对湿气的祛除有严密的逻辑和方法,早在东汉《伤寒论》金代《脾胃论》都有论述。并确定了从内外结合并顺应四时的治疗原则。

1. 主责:健脾健胃、利水渗湿

2. 在内:兼主责更益肾宣肺、清心净肝、促肠胃等调和五脏六腑。湿气的根源在于脾虚,虽首责脾,实非局限在脾。所以真正的中医祛湿的时候,必然会用健脾健胃的药材再配合利水渗湿的药材,同时兼顾五脏六腑才能真正从根本去湿的。

3. 在外:针对湿气引发的表症同时用药,短期消除表症,常常几天就见效,让湿气重的人能增强信心,长期坚持吃下去。

任何事物都有生有灭有弱点能被攻破,湿气也不例外,能够被产生也能被消灭,要有信心有决心有耐心,慢慢与之周旋,网上传的红豆薏米,其实效果微乎其微。

古人在与湿气的斗争中,发明了一个去湿气的配方,一共有7位组成:芡实、红薏米、怀菊花、枸杞、茯苓、栀子、甘草、这是祛湿气最经典最有效的一个方子。

红薏米

红薏米中蛋白质含量是大米的3倍,含糖类、脂肪、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富含亮氨酸、精氨酸、赖氨酸、酪氨酸等多种氨基酸 ,具有润泽肌肤,健脾利水,利湿除痹,清热排脓,清利湿热等功效

栀子

栀子是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第l批药食两用资源,栀子含番红花色素苷基等,栀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与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 、高血压、糖尿病等症。

芡实

芡实又叫鸡头米,含丰富的蛋白质、钙等矿物质微量元素、核黄素和抗坏血酸等,芡实具有补中益气,益肾固精,除湿止带、开胃止渴等作用,是消化吸收不好的人的最佳食品。

茯苓

茯苓含有-茯苓聚糖、乙酰茯苓酸、茯苓酸、丰富的钙、硒和卵磷脂、维生素E等及麦角固醇、胆碱、组氨酸及钾盐等,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讲究的是整体观念,反对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很多朋友反馈,吃药去湿,药物一停马上复发,这是单方面调整不能治本的。要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大坝开个口子放水,但是如果上流不截断,仍然源源不断注水,湿气是永远去不完的,旧湿去了,新湿又来了。

1)以素食为主,辅助以肉食,任何肉食要少吃。

2)肥甘厚味,烤串,麻辣烫,海鲜之类戒掉之。

3)寒凉冰冷,冰激凌戒掉之。

4)少吃糖,蛋糕这些生痰困脾的。

5)再不熬夜,换工作换环境,真正有能力的人在哪里都能活得很好。

6)生活环境要足够干燥。

7)每天必须运动下微微出汗,这是硬指标。

8)喝水量根据自身需要喝,勿迷信专家,身体是自己的,喝坏了,痛苦自己受。

9)节欲保肾阴肾阳。

10)学习并训练调整情绪,避免长期抑郁,发怒,生闷气,以免肝气伤脾胃。

11)学习灵活处理问题,避免钻牛角尖,造成自我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