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糖的监测

2023-02-06 19:10:03

赵蕾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糖尿病靠的是一个长期的坚持性治疗,虽然糖尿病不是什么急性疾病,但是如果长期一来都忽略了病情的发展,没有及时去医院接受检查,还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糖尿病的监测问题。

1.能不能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代替血糖监测?

作为糖尿病病友,您应该了解长期控制血糖最重要的评估指标是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临 床医生决定是否需要更换您的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其正常值为4%~6%,控制目标为小于6.5%。糖化血红蛋白反映您在抽血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假如您某一次血糖升高,而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说明您近2~3个月平均血糖控制还可以;反之,您若单次血糖正常,而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升高,则说明您近2~3个月血糖控制不够好。医生会建议您在治疗之初至少每三个月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当达到治疗目标时则可每六个月检查一次。需要注意的是,若您患有血红蛋白异常性疾病,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是不可靠的,此时应以空腹和/或餐后静脉血浆血糖为准。但糖化血红蛋白不能代替日常的血糖监测,因为血糖监测是用来指导调整日常治疗方案的,而糖化血红蛋白不能反映即时的血糖水平。因此您也需要经常测量血糖,在感到不舒服的时候,测血糖是最重要的指标。各个餐次前后的血糖变化分别代表不同的状态,不能只通过糖化血红蛋白看血糖的平均状态,而要通过监测各个时间、各个餐次的血糖值,为治疗提供依据。根据三餐前后的血糖变化,药物和胰岛素的用量是不一样的。医生会根据各个时间的不同血糖值,给您安排三餐如何吃、哪一餐前如何用药等。使用胰岛素的病友会出现空腹血糖高而餐后血糖正常或偏低以及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段既有高血糖又有低血糖的现象,如果只监测某一点血糖,是难以调整好胰岛素用量的。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监测有不同的用途,二者应该结合起来运用,不能因为糖化血红蛋白能代表3个月的血糖,就用来代替血糖监测。

2.血糖应该如何自我监测?

血糖的自我监测是指导您的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措施,也是检查您是否存在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指尖毛细血管血糖监测是最理想的方法,但如果您受条件所限不能进行血糖自我监测,那么您也可以进行尿糖的自我监测。血糖自我监测适用于所有糖尿病病友,可协助您进行日常的自我管理。有一些研究证据显示,自我血糖监测有利于改善血糖控制。如果您是注射胰岛素和妊娠期的病友,为了达到严格控制血糖,同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您必须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3.血糖自我监测的频率取决于您的治疗目标和方式

若您的血糖控制较差或病情危重时,则应每天监测4~7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为止;当您的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则可每周监测1~2天,每天4~7次。

若您使用胰岛素治疗,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自我监测血糖5次,达到治疗目标后可每天监测血糖2~4次;若您是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和/或生活方式干预时,血糖控制达标后每周监测血糖2~4次。

4.血糖监测时间/时机:

餐前血糖监测:当您的血糖水平很高时,空腹血糖水平是首先要关注的;若您有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应测定三餐前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若您的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是整个血糖控制仍不

能达到治疗目标时,应关注从第一口饭算起的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

睡前血糖监测:若您是注射胰岛素的病友,特别是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的病友,应进行睡前(晚上10点左右)血糖监测。

夜间血糖监测:若您进行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水平已接近治疗目标,但空腹血糖仍然较高或经常发生夜间低血糖时,应检测凌晨3点左右的血糖。

平时:当您平时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检测血糖。

运动:您若参加较剧烈运动,应在运动前后监测血糖,尤其是运动以后为了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您应该增加监测血糖的频率。

其他情况:当您尝试新的饮食、不能规律进餐、情绪波动、自我感觉不适等情况时,均需要进行自我血糖检测。

5.血糖监测前的准备

在您开始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之前,由医生或护士对您进行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的指导,包括自我监测血糖的步骤、何时进行监测、监测频率、如何记录和简单分析监测结果等。医生或糖尿病管理小组每年会对您的自我血糖监测技术情况进行1~2次反馈,并对血糖仪进行校准,尤其是当您的自我检测结果与糖化血红蛋白或临床情况不符时。

了解上以上的内容,那么以后如果您身体出现了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应该不会对于病情手足无措了吧,做一个全面的检查,监测血糖的正常度,是糖尿病在治疗前首先需要做的,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接受正确专业的治疗。

糖尿病健康指南
糖尿病有哪些水果可以吃
  糖尿病要选择低糖水果,可以吃的水果包括无花果、苹果、柚子、山楂、橘子等。   1、无花果:是高纤维果品,含有较多的酸类和酶类,糖分含量低,适合糖尿病患者。   2、苹果:含有较多的果胶和膳食纤维,可延缓身体对糖分的吸收,有利于稳定血糖。   3、柚子:属于低糖水果,含有较多的果酸、有机酸等,可促进糖分消耗。   4、山楂:可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胰岛细胞功能,有助于血糖调节。   5、橘子:富含类胡萝卜素,有利于肝功能恢复,降低动脉硬化的风险。   此外,糖尿病患者要控制水果摄入量,不能用水果代替正餐。...
糖尿病严重还是红斑狼疮严重
  临床中并不能直接判断红斑狼疮严重还是糖尿病严重,因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不能直接作比较。不过不及时治疗,两者造成的后果都是比较严重的,都可危及生命。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可有发热、皮肤红斑、头痛、血尿、咳嗽、贫血、心悸等表现。随着病情加重,还会导致内脏损害,可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红斑狼疮一般不能治愈,可遵医嘱使用甲氨蝶呤片、硫酸羟氯喹片等药物治疗。   糖尿病属于一种慢性的代谢性疾病,患者会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等表现。糖尿病通常也是不能治愈的,不过可通过饮食调理配合运动及药物治疗控制血糖波动。如可遵医嘱应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齐特缓释片等药物治疗。   糖尿病和红斑狼疮都属于较严重的疾病,建议患者要遵医嘱治疗,并调整好心态,养成健康的生活饮食方式,以避免病情发展而造成严重后果。...
血糖多少为高血糖
  空腹血糖超过6.1mmol/L为高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7.8mmol/L为高血糖。需要前往医院就诊后定期监测血糖。   空腹血糖值一般在3.9mmol/L-6.1mmol/L之间,如果个人的空腹血糖值超过6.1mmol/L,已经超出正常值,说明属于高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值一般在3.9mmol/L-7.8mmol/L之间,如果饭后2小时的血糖值超过7.8mmol/L,可能存在高血糖的情况。   高血糖一般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身体乏力、嗜睡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本脲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治疗,能够控制血糖水平,从而控制病情发展。   日常生活中合理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长期熬夜,过度劳累。饮食方面尽量以清淡为主,避免吃高糖食物,比如糖果、奶油蛋糕、巧克力等,以免加重病情。用药期间严格遵医嘱,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怎么判断自己有糖尿病
  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可以通过观察症状、空腹血糖测试、餐后2小时血糖测试、尿液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测试等方式确定。具体分析如下:   1、观察症状: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如果发现频繁口渴、尿量增加,同时食欲增加但体重却下降,这可能是糖尿病的迹象。   2、空腹血糖测试:空腹血糖是指在禁食8小时后的血糖水平。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应该在3.9-6.1mmol/L之间。如果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则可能患有糖尿病。   3、餐后2小时血糖测试: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在进食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正常人的餐后2小时血糖应该在7.8mmol/L以下。如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也可能患有糖尿病。   4、尿液检查: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也可以作为判断糖尿病的指标。如果尿液中葡萄糖含量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是糖尿病的迹象。   5、糖化血红蛋白测试: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可以与葡萄糖结合。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可以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人的糖化血红蛋白应该在4%-6%之间。如果糖化血红蛋白超过6.5%,则可能患有糖尿病。   需注意,以上方法只能作为初步判断,并不能确诊糖尿病。如果怀疑有糖尿病,最好及时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
饭后血糖高、空腹正常怎么回事,怎么办
  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高,可能是正常现象,一般无需治疗,还可能与早期糖尿病有关,在确诊后,应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控制血糖,如盐酸二甲双胍片等。   空腹时,体内的胰岛素总量足够,所以空腹血糖正常。进食对餐后血糖影响较大,如果摄入太多碳水化合物,可能导致餐后血糖升高。建议检查糖耐量试验是否升高,如检查结果显示没有升高,同时也没有出现其他不适症状,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无需治疗,血糖会随着体内的代谢逐渐恢复正常。   在糖尿病早期患者中,由于胰腺受损,导致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不足。在正常进食后,患者因为胰岛素分泌较低,造成餐后血糖升高。此时应完善检查,确诊糖尿病后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罗格列酮片等控制血糖。   建议在控制血糖期间,减少摄入含糖量较高的食物,例如糖果、奶茶、蛋糕等。可适当进行运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如散步等。...
糖尿病并发症都是怎么引起的
  糖尿病并发症可有多种因素引起,常见原因包括血糖控制不佳、多药同服、血管损伤、感染因素、神经系统损伤等。   1、血糖控制不住:糖尿病患者如长期血糖浓度较高,可促使糖基化产物增加,让患者体内细胞发生病变,从而引起糖尿病并发症发生。   2、多药同服:指的是糖尿病患者服用药物种类过多引起的,这种情况可导致糖尿病患者损伤肝肾,从而引起并发症发生。   3、血管损伤:血管损伤是糖尿病并发症的根本原因。高血糖以及血糖波动时可造成血液粘稠,血管病变,引起糖尿病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类疾病出现。   4、感染因素:感染可让病情加重,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足部感染则可引起糖尿病足,诱发下肢坏疽。   5、神经系统损伤: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出现病变时,病变可累及下肢远端的血管和神经,引发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应注意遵医嘱进行降糖治疗,并注意饮食调理,控制好总热量,避免剧烈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健康饮食。...
糖尿病用药方案
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
本品属于双胍类降糖药物,通过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而达到降糖目的。尤...
格列齐特缓释片
本品属于磺脲类药物,主要是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达到降糖的效果。缓释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