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3 12:58:16
子宫收缩不仅是待产与生产时才有的疼痛,产后宫缩造成的痛楚也让许多妈妈印象深刻。胎儿娩出后,胎盘在子宫内剥离并留下伤口,必须通过强力收缩才能帮助伤口止血,因此应重视促进产后宫缩的方法。
一、认识子宫收缩
子宫是以肌肉为主而组成的器官,子宫收缩就是肌肉收缩。随着怀孕周数增加、子宫变大、胎儿重量增加、羊水增多,子宫肌肉受到的张力渐增,便会产生收缩。
临床上,最令孕妈妈感到担忧的是宫缩产生的疼痛会不会是生产的前兆?如果疼痛是偶发性且并无规律可言,疼痛的感觉不超过1分钟,此现象称之为“假阵痛”,只要稍加休息并继续观察即可。“真阵痛”是生产的前兆之一,真阵痛会让孕妇感到疼痛的频率渐增且具规律性,例如每10分钟痛一次,缩短为每5分钟,疼痛的强度也愈趋强烈。
再者,待产过程中的子宫收缩会持续进行,直至胎儿娩出的那一刻,收缩程度会最强烈,也是孕妈咪感受最疼痛的剎那,但宫缩并不会因为生产而立即停止,因为当胎盘剥离之后,子宫内的血管会断开出血,必须通过强力的子宫收缩,血管才会闭合、帮助止血。
二、影响产后宫缩不佳的原因
宝宝出生后并不是宫缩的结束,因为子宫伤口的恢复与子宫内残留物的排出,还必须通过子宫收缩来完成,若产后宫缩不良,可能造成产后大出血。待产与生产过程太久,容易造成肌肉疲乏导致收缩无力,生过多胎后肌肉较松弛,也会影响收缩的强度。除此之外,若有胎盘或胎膜清除不完全、膀胱涨尿、急产或其他个人因素,也会影响子宫收缩。
三、使用药物促进产后宫缩
什么时候需要促进宫缩呢?石光兴主任指出,产前促进宫缩目的是帮助胎儿分娩,产后则是帮助子宫内伤口恢复与恶露排出,虽然都是促进宫缩,但目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作用,说明如下:
1.产前
间断性给药
间断性意指收缩与不收缩的交互作用,通常生产前会使用促进宫缩的药物,称之为“催生”。催生之所以使用间断性药物,最主要原因是收缩会减少胎盘的血流,若持续收缩便会导致血流不足,造成胎儿缺氧。
2.产后
持续性给药
持续性意指收缩不中断,当胎儿娩出后,只需考虑母体的状况,为预防产后大出血,通常会在生产后直接给予持续性、强力收缩的药物,但强力收缩会导致血压上升。如果妈咪有高血压问题,就不适合使用,须改用间断性药物,再搭配其他物理方法促进宫缩。
四、按摩促进产后宫缩
一般而言,产后除了会给予药物促进宫缩之外,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子宫按摩诱发子宫收缩。胎儿娩出后,护理人员会立即帮妈咪按摩子宫,以预防产后大出血。通常产后妈咪非常疲累,在产后2小时~1天之内,护理人员会指导产妇的照顾者通过正确的子宫按摩,刺激子宫、保持收缩。
临床上,子宫按摩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只按压到肚皮,没有按摩到子宫,所以按摩子宫的第一步是先找出子宫的位置。产后的子宫位于肚脐下方,按压肚子可明显摸到圆圆的球体就是子宫,按摩的手法并没有一定,主要原理是通过外力刺激肌肉收缩,只要感觉到子宫变硬,代表肌肉在收缩的状态中即可。
找出子宫的位置。
通过掌压刺激肌肉收缩。
五、6方法有助子宫恢复
除了通过药物和按摩促进子宫收缩,能让子宫顺利恢复之外,注重产后休息、多下床活动、均衡饮食、子宫保暖,甚至是哺乳等,都有助子宫收缩。产后妈妈可通过以下方式强化子宫收缩:
1.休息
若身体过于疲累,肌肉收缩的力量也会较疲乏。产后虽然要立即面临哺乳、安抚宝宝、帮宝宝换尿布等婴儿护理问题,但充足的睡眠与适当的休息,才能让生理功能正常运作。
2.下床活动
生产后子宫内的残留物也会影响子宫收缩,除了通过强力收缩帮助子宫伤口止血、排出恶露之外,下床走动有助恶露较快排出,也能帮助宫缩更顺利。
3.营养补充
不同食物内会有不同的营养素,均衡饮食是最佳的饮食原则。为了产后子宫伤口恢复更好,补充维生素C可帮助血液凝固及伤口表皮恢复。
另外,如果生产时出血量较多,容易出现贫血问题,进而造成血氧不足,导致肌肉收缩疲弱,因此也应适量补充铁质。孕期与产后可咨询医师,适时补充孕妇专用维生素。
4.避免摄取人参和高浓度酒精
人参和高浓度的酒精会抑制子宫收缩。许多进补食物会使用酒精料理,因此,产后应避免全酒料理的食物,改用其他食物替代。另外,人参也是进补料理常见的药材,接近预产期和产后应尽量避免。
5.重子宫保暖 忌冰冷
保暖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收缩力量,因此,产后可通过热敷改善子宫收缩不佳的问题,也能舒缓宫缩造成的疼痛。相反地,冰冷的东西会减缓宫缩,所以产后应尽量避免吃冰冷食物。
6.哺喂母乳
哺喂母乳时,通过宝宝吸吮的刺激,身体会分泌催产素。催产素不但会使大脑分泌脑内啡使心情愉悦,也能促进子宫收缩。因此,有些妈妈表示,喂母乳的时候较能感受到宫缩的疼痛。
六、宫缩状况 观察恶露与子宫位置
观察恶露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颜色”,通常产后恶露颜色较为鲜红,随着时日增加,会慢慢变得较淡,从淡红色、粉红色,最后变成淡黄色或透明分泌物,恶露量也会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另外,产后可立即以按压的方式在肚脐下摸到子宫,但是子宫会逐渐下降恢复至骨盆腔,无法再通过腹部按压而触碰到。其实妈妈较难判别子宫实际位置与产后相对应的下降位置,所以妈妈只要学会找到子宫位置,并感受到子宫位置从肚脐下方,逐渐下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