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疖肿破溃后如何消肿

2022-03-14 15:21:39

梁巧瑾 副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医院

外耳道疖肿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常发生在外耳道软骨中。这是一种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其病因多为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或洗澡时及游泳后外耳道积水,使局部表皮软化,易被细菌侵入感染。发病后,患者会出现耳道疼痛、耳紧和耳鸣等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疼痛甚至会扩散到面部。当张开嘴咀嚼时,疼痛非常剧烈,难以忍受。此时,有必要及时找到消肿的方法,避免受到进一步的伤害。那么,外耳道疖肿破溃后如何消肿?

1、 外耳道脓肿在发病早期相对较轻,脓肿尚未完全成熟时。患者可以先在局部热敷以减轻疼痛。同时,也可以用紫外线、红外线和超短波理疗等方法治疗。当然,用棉签蘸少量碘酊局部涂抹也可以促进炎症的吸收。如果疖子已经软化,并且无明显疼痛,建议用消毒针刺破疖子,然后用碘伏清洁外耳道分泌物。但是,如果疖子自行破裂,需要用棉签擦拭脓液,消毒并用酒精清洗,然后放置一小块纱布引流。

2、 外耳道脓肿患者发热或有明显疼痛症状,应口服或静脉注射头孢呋辛钠、头孢噻肟钠、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此外,如果脓肿破溃明显, 应及时进行手术切开引流,以达到消肿的目的,然后进行输液抗感染治疗。术后注意护理,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以避免感染。

以上介绍了消除外耳道疖肿破溃的方法。虽然这种疾病并不特别严重,但却无法自行治愈。患者必须采用正确的方法彻底消除外耳道疖肿破溃的疾病。除治疗外,还应纠正平时挖耳朵的不良习惯,并且在游泳、洗头或洗澡后及时擦水,防止发生疖子和外耳道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