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怕黑要警惕夜盲症

2013-07-25 23:20:13

陈启众 副主任医师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夜盲症是一种身体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一种眼部疾病,患者在昏暗环境下看不清眼前的事物,如果家中的孩子出现怕黑的现象,家长要警惕宝宝有可能患上夜盲症了。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正常人的视网膜中有圆锥细胞和杆状细胞。圆锥细胞负责感受强光和分辨颜色,杆状细胞能感受弱光却无辨色能力、杆状细胞中含有视紫红质,这种物质在明亮的地方会被光破坏而褪色,在略处,依赖视蛋白和血液中的维生素A又能恢复。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A,视紫红质的再合成发生障碍,略适应降低,就会出现夜盲。

新研究发现,睡觉时开灯的儿童或者生物钟自然睡眠模式受人造光线干扰的人,患癌症的可能性比平常人要大。原因是人造光线对人体的破坏性影响会降低人体降黑素的水平。而降黑素通常会在夜晚增加,其作用是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研究人员指出儿童白血病发病率的增多,很可能与夜晚暴露在灯光下有关。

如果孩子怕黑,你会给他在床头留一盏灯,这看来似乎很温馨的画面,实际上却蕴含了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床头的灯光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而且会影响他的视力发育,给他今后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许多研究证明,幼儿睡觉时开灯会成倍增加罹患近视的几率。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任何人工光源都会产生一种微妙的光压力,这种光压力的长期存在,会使人、尤其是婴幼儿表现得躁动不安、情绪不宁,以致难于成眠。同时,让宝宝久在灯光下睡觉,进而影响网状激活系统,就会使他们每次睡眠的时间缩短,睡眠深度变浅而容易惊醒。

如果发现孩子怕黑,不要认为他们是因为害怕,家长要警惕孩子可能是患上夜盲症了,如果孩子长期在灯光下睡觉,对孩子的视力发育是很不利的,开灯睡觉会让眼睛得不到充分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