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
1.停用引起肾损害的药物 一旦疑诊药物性肾损害,应立即减量甚至停药,患儿肾功能常可迅速恢复,尿改变逐渐消失。
2.饮水利尿 磺胺,抗肿瘤药物形成结晶损害肾脏时可以采用大量饮水,呋塞米(速尿每次2mg/kg)来清除阻塞肾小管的结晶,但表现为肾功能衰竭的患儿则不宜大量饮水,以免增加容量负荷。
3.肾上腺皮质激素 对于青霉素类抗生素,抗癌药和NSAID引起的急性过敏性间质肾炎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1~2mg/(kg·d),疗程1~2周,可明显改善肾功能,对于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肾炎综合征的药物性肾损害也可酌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4.免疫抑制剂 用于由NSAID所引起的间质性肾炎,且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满意时使用。
5.肾小管上皮细胞保护及促进细胞再生药物 可有虫草制剂,大剂量维生素E 100~200mg/次,3次/d,促肝细胞生长因子及表皮生长因子等,还有人报告钙离子拮抗药如尼莫地平,维拉帕米(异搏定)等对药物(氨基糖苷类)引起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6.透析疗法 急性肾功能衰竭时采用血液净化或腹膜透析治疗,透析还有助于药物的清除。
(二)预后
药物性肾损害预后良好,如能及时诊断及正确治疗,多数药物性肾损害患者肾功可恢复正常,病人可完全康复,但个别重症肾功能衰竭,病情复杂或原有肾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肾功常难以恢复,表现进行性肾功能不全,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功衰竭,此外,本病的预后与导致本病的药物有关,有报道,卡莫司汀,司莫司汀等抗癌药及某些多肽类抗生素可产生不可逆或进行性肾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