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核磁能否检查小脑萎缩

2021-09-06 08:21:40

许金云 主任医师 枣庄市胸科医院

脑部是神经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其主要的作用是维持躯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和协调随意运动。不过,若是脑部受到衰老、药物中毒或是相关疾病的影响,那么就可能会导致小脑萎缩。一旦小脑萎缩,患者就会出现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以及构音障碍等方面的症状。那么通过CT核磁能不能检查出小脑萎缩呢?下面来了解一下吧。

CT与核磁是本病主要的诊断方法,可以明确患者脑部形态的改变,并进一步定位定性,所以是可以查出该病的。同时,通过这两项检查,还可发现患者小脑沟纹增多、增宽,体积变小,呈分枝树叶状,小脑周围腔隙变增大等情况。当然,除了CT、核磁可以查出该病之外,其他的方法也可以查出该病,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血常规

通过血液常规检查,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一般患者感染时,会有白细胞、嗜酸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数目降低,血沉加快等情况出现。另外,若是病毒感染,那么淋巴细胞也可增多。

2、脑脊液检查

通过脑脊液检查,可以排除感染性的疾病,如脑炎。一般在患者发生急性感染时,脑脊液中的中性粒细胞会增多,酶学指标会发生变化。另外,若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那么还可以判断感染的类型。

总的来说,CT、核磁是可以查出小脑萎缩的。查出小脑萎缩之后,患者就可通过利鲁唑、氯硝西泮、丁螺环酮等药物来进行治疗。其中氯硝西泮主要用于癫痫与惊厥的治疗,有时也可改善供给与失调症状,利鲁唑则主要用于延长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生命。治疗后,患者的预后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以及治疗时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