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痕舌未必脾虚 怎么治

2017-10-31 01:22:58

孟令栋 主治医师 扬州市中医院

齿痕舌患者舌头上有齿痕,是怎么来的呢?

大部分是因为患者的舌头比较胖,如果受到两边牙齿的挤压,时间一久,便会显现出齿痕的形状。而患者如果舌头不胖,也有齿痕,那是属于气血两虚。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脾运化不好,代谢变差,通常会出现齿痕舌。

齿痕舌表示身体健康出现什么问题?

中医古籍中,亦有论述齿痕舌主气滞血瘀者,如秦伯未等所著《中医临证备要·舌边锯痕》云:“舌边缘凹凸不齐如锯齿状,为肝脏气血郁滞。”有调查发现在体检者中出现轻度齿痕舌时伴有明显的气虚证症状,但是中度、重度齿痕舌的体检者,气虚证的症状反而不显著了。还有研究发现与正常淡红舌比较,齿痕舌的微循环改变首先为供血障碍,其次为局部缺氧及营养不足,最后才是组织水肿。日本有学者调查发现,消化道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后第3日多见齿痕舌,术前已有齿痕舌者程度加重。在肝硬化患者中的研究也发现50%以上的患者均有胖大齿痕舌,且伴有青紫、暗红和红绛,发热后SARS病人舌象以紫暗舌、齿痕舌为多见。这些多说明齿痕舌患者多有瘀血的病机存在。故临床如见齿痕舌,应详细辨证,依证论治。

很多气虚病人的表现症状都在舌头上有齿痕。有一些血瘀病人也有类似情况。如果气虚型的病人舌头颜色淡红或偏白,舌苔薄而白。湿热的病人舌苔厚腻,食少纳呆。单单从齿痕舌上可能判断不是更为准确,应该结合病人身体其它情况来看,如果对症治疗后,舌头上的齿痕会明显减轻。

什么是脾虚?

脾虚,为中医名词术语。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1.脾气虚。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抵抗力不足,素体虚弱。

2.脾阳虚。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3.中气下陷。中气亦指脾气。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荣养其他脏腑,若脾虚中气下陷,可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4.脾不统血。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

什么是气虚?

气虚,为中医名词术语。是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所谓气,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由肾中的精气、脾胃吸收运化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清气共同结合而成。

气虚,泛指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人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讲就是元气升降出入的运动。气虚是一种多发证,多因先天不足、营养不良、年老虚弱、久病未愈、大手术后及疲劳过度。在临床上,气虚还包括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诸证。

下面我们回到齿痕舌的正题来。说脾虚的,说的是哪个脏器出了问题;说气亏的,是指现象,两个说的都没错,只是看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而已。

那为什么会出现齿痕舌呢?通常情况下,是因为我们身体里的湿气太重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再举个例子。

湿气重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心脏的功能太弱了。因为,在中医五行里面,心为脾之母,母弱子能强吗?我之所以这样说,是你会发现,那些实症高血压的人,手指肚都是鼓鼓的,不会是瘪的。通常情况下,高血压实际上是人的一种自保本能,因为人体是一个智能系统,当它发现肢体末端气血供应不足时,它就会提升血压,以便将血送到最远端。而很多人之所以高血压,是因为其经络堵了,气血运行不畅,所以,才会提升血压,当形成血压高的环境没有改变时,久而久之就形成高血压了。

那经络为什么会堵呢?原因很多了,要因人因地因时来判断,通常情况下,既有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的外邪,还有我们的饮食不节,起居无度,情志不畅等多因素造成的。

经络堵的一个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人体的湿气重。对湿气重的人,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用手捏一下他身上的肉,只要捏着疼痛的,都属于湿气重。对于湿气重,即使是最牛逼的中医也都头疼。因此,要解决湿气重的问题,就要先通经络。

通经络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刮痧、拔罐、拍打、点穴,与此同时,还需要饮食、运动、起居等相配合,只要你的经络通了,气血运行自然也就通畅了,再捏你身上的肉就不那么疼了,你的身材、体重也就恢复到标准了,你的手指肚也变的红润和饱满了,最终,你的齿痕舌也就慢慢消退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齿痕舌只是现象,而非本质,这正是:症现于四肢五官,病存于五脏六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