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治疗
非药物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以及有外周关节病变的脊柱关节炎患者尤其应注意康复锻炼。要谨慎而不间断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取得和维持脊柱关节的最好位置,增强椎旁肌肉和增加肺活量。站立时应尽量保持挺胸、收腹和双眼平视前方的姿势。坐位也应保持胸部直立。应睡相对较硬的床垫,多取仰卧位,避免促进屈曲畸形的体位,枕头不宜过高。减少或避免引起持续性疼痛的体力活动。炎性关节或其他软组织的疼痛选择必要的物理治疗。
一般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NSAIDs)
NSAIDs可迅速改善患者腰髋背部疼痛和发僵,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及增加活动范围,无论早期或晚期脊柱关节炎患者的症状治疗都是首选。不应把本类药物简单理解为止痛药物而忽视其应用,本类药物具有抗炎作用而非单纯止痛,目前主张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只要是出现腰髋背部疼痛就应不迟疑地足量、足疗程应用此类药物,不应为防止出现副作用而忍受疼痛,否则长期疼痛、僵硬很容易逐渐出现脊柱僵直、驼背等畸形。对NSAIDs迅速起效、症状得到缓解也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一个有用工具。
因为强直性脊柱炎大多夜间疼痛明显,因此睡前应用此类药物疗效最为理想。抗炎药的不良反应中较多的是胃肠不适,少数可引起溃疡;其他较少见的有头痛、头晕,肝、肾损伤,血细胞减少,水肿,高血压及过敏反应等。医师应针对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一种抗炎药物。同时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抗炎药不仅不会增加疗效,反而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带来严重后果。抗炎药物通常需要使用2个月左右,待症状完全控制后减少剂量,以最小有效量巩固一段时间,再考虑停药,过快停药容易引起症状反复。如一种药物治疗2~4周疗效不明显,应改用其他不同类别的抗炎药。在用药过程中应始终注意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
(2)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steroid)
糖皮质激素长期口服治疗不仅不能阻止本病的发展,还会带来较多的不良反应。本病伴发的外周关节炎,可行长效皮质激素关节腔注射。重复注射应间隔3~4周,一般不超过2~3次。对其他治疗不能控制的臀部疼痛,在CT指导下行糖皮质激素骶髂关节注射,部分患者可改善症状。
(3)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
该药可改善脊柱关节炎的关节疼痛、肿胀和僵硬,并可降低血清IgA水平及其他实验室活动性指标,特别适用于改善脊柱关节炎患者的外周关节炎,并对本病并发的前色素膜炎有预防复发和减轻病变的作用。至今,该药对脊柱关节炎的中轴关节病变的治疗作用及改善疾病预后的作用均缺乏证据。通常推荐用量为2.0~3.0g,分2~3次口服。本品起效较慢,通常在用药后4~6周。为了增加患者的耐受性,一般以0.25 g,每日3次开始,以后每周递增0.25 g,或根据病情,或患者对治疗的反应调整剂量和疗程,维持1年以上。为了弥补SSZ起效较慢及抗炎作用欠强的缺点,通常选用一种起效快的非甾体抗炎药与其并用。本品的不良反应包括消化系症状、皮疹、血细胞减少、头痛、头晕以及男性精子减少及形态异常(停药多可恢复)。磺胺过敏者禁用。
(4)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
MTX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脊柱关节炎。但经对比观察发现,本品仅对外周关节炎、腰背痛、发僵及虹膜炎等表现,以及ESR和CRP水平有改善作用,而对中轴关节的放射线病变无改善证据。通常以7.5mg~15mg,个别重症者可酌情增加剂量,口服或注射,每周1次。同时,可并用1种非甾类抗炎药。尽管小剂量MTX有不良反应较少的优点,但其不良反应仍是治疗中必须注意的问题。这些包括胃肠不适、肝损伤、肺间质炎症和纤维化,血细胞减少、脱发、头痛及头晕等,故在用药前后应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及其他有关项目。
(5)沙利度胺(thalidomide)
国内黄烽等观察30例难治性男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接受沙利度胺(200mg/d)为期一年的开放试验,结果26例患者完成了试验,发现该药对多数患者疗效较好。同时发现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TNF-a的转录水平显着减少。但本品的不良反应相对偏多,常见的有嗜睡、头晕、口渴、便秘、头皮屑增多,少见的不良反应有白细胞下降、肝酶升高、镜下血尿及指端麻刺感等,对选用此种治疗者应做严密观察,在用药初期应每2~4周查血和尿常规、肝肾功能。对长期用药者应定期做神经系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外周神经炎。妊娠期女性服用该药可导致胎儿呈短肢畸形(海豹胎),因此对于妊娠期女性以及近期拟生育的患者(包括男性)应禁用本药。初始剂量50 mg/d,每2周递增50 mg,至150~200 mg/d维持,国外有用300mg/d维持。该药容易引起困倦,适于晚间服用。
(6)来氟米特(leflunomide)
本药对强直性脊柱炎的外周关节炎疗效较佳,另外,该药对强直性脊柱炎其他症状,如:虹膜炎、发热等亦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因此该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脊柱外表现的治疗。该药通常以10mg/d剂量应用,病情较重者可加至20mg/d。该药的最常见副作用是肝功能损害,建议应用该药期间同时并用护肝药物,且用药初期应每2~4周查肝功能,以后每3~6个月复查1次。食欲减退、瘙痒性皮疹(常于用药较长一段时间出现)、体重下降等亦可在该药治疗过程中出现。
生物制剂治疗
(1)概述
所谓生物制剂即选择性地以参与免疫反应或炎症过程的分子或受体为靶目标的单克隆抗体或天然抑制分子的重组产物,生物制剂针对风湿病的发病机制,比传统免疫抑制治疗更具特异性,该类药物的出现使脊柱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的治疗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证据以及临床实践证实抗TNF-α类生物制剂对脊柱关节炎具有很好的疗效,且发现该类药物对脊柱关节炎的疗效要优于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
(2)常用的TNF-α抑制剂
a) 依那西普 是将编码人TNF p75受体可溶性部分的DNA与编码人IgG1Fc段分子的DNA连接后在哺乳动物细胞系表达的融合蛋白,它能可逆性地与TNF-α结合,竞争性抑制TNF-α与TNF受体位点的结合。推荐用法为:50mg,皮下注射,每周1次或25mg,皮下注射,每周2次 ,两种用法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相近。国内市场上现有益赛普、强克和恩利(Enbrel)三种制剂。
b) 阿达木单抗(修美乐) 是一个全人源化的抗TNF-α特异性IgG1单克隆抗体, 体内和体外实验观察到,该药与可溶性的TNF结合进而抑制TNF与细胞表面的TNF受体结合以达到其抗TNF作用。推荐用法为皮下注射40mg,每2周1次。
c) 英夫利昔单抗(类克) 是人/鼠嵌合的抗TNF-α特异性IgG1单克隆抗体。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推荐用法为:5 mg/kg,静脉滴注,首次注射后于第2、6周重复注射相同剂量,此后每隔6周注射相同剂量。
目前,上述三种制剂均已被美国FDA和我国SFDA批准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该类药物有起效快(几小时到24小时)、疗效好的特点,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可迅速获得显着改善,应用一段时间后,患者的身体功能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特别是可使一些新近出现的脊柱活动障碍得到恢复。但其长期疗效及对中轴关节X线改变的影响尚待观察。在足量使用该类制剂2~3个月病情得到控制后,可以逐渐拉长用药间隔时间,同时并用NSAIDs和其他改善病情类抗风湿药,很多患者的病情不会出现明显复发。
(3)TNF-α抑制剂的不良反应
应用该类制剂可降低人体对结核菌的抵抗力,因此在准备使用前必须对患者进行有关结核感染的筛查,包括询问是否有结核病史、肺部影像学检查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试验(PPD试验),有条件者可进行TB-SPOT检查。在使用本类药物治疗期间应避免和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如果患者出现提示结核感染的症状如持续性咳嗽、体重下降和发热要注意是否有结核感染。
该类制剂尚可能导致其他一些类型的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皮肤反应、增加感染风险、使隐性感染患者病情活动或活动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加重、使原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加重以及个别患者出现神经脱髓鞘病变等,另外,少数患者对英夫利西单抗可能出现输液反应,建议首次使用该药时应密切观察。
关节镜治疗
通过关节镜进入病变关节,用旋转刨削刀切除滑膜组织并将其吸出,可以有效地缓解脊柱关节炎难治性关节滑膜炎症。关节镜操作的微创性显着减少了传统开放手术对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使患者术后康复期大大缩短。关节镜检查术还可用于检查关节软骨、获取滑膜组织。
外科治疗
对于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前屈或侧弯畸形较为严重导致明显生活障碍者,如行走时无法看到前方几米外的路,此类患者可考虑脊柱椎体截骨纠正畸形,但该类手术风险较大,可能使脊髓受损而导致下肢截瘫,因此对于畸形并不非常严重者不建议手术矫正,应在内科积极治疗下进行体疗康复锻炼,亦可一定程度地减缓或抑制畸形的发展。对于髋关节间隙出现明显狭窄或股骨头坏死变形的患者,为了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可考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置换术后绝大多数患者的关节痛得到控制,部分患者的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置入关节的寿命90%达10年以上。
心理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疲劳、述情障碍等,应采用躯体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必要时可应用抗抑郁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