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和狂犬血清有什么区别

2022-09-13 14:05:24

陶亮 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血清和疫苗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被动免疫、一个是主动免疫其实二者的作用都在在于抵抗狂犬病毒。疫苗就是经过处理不在引起疾病的病毒,注射到身体里面经过一段时间身体就会在刺激之下产生大量抗体,于是可以抵抗狂犬病毒。 但是疫苗刺激身体产生抗体是需要时间的,而血清里面就含有大量的抗体。所以被狗咬伤后需要先注射血清,特别是注射在伤口的周围。同时也要接种疫苗,因为狂犬病毒可以在体内繁殖很长的时间,而抗体在短时间内就被体内代谢掉了,这个时候,接种的疫苗继续刺激身体产生抗体。 所以血清是起了短效对抗病毒的作用,而疫苗则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对抗病毒。 两者都需要打。

狂犬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由狂犬病毒引起。人体由于被唾液腺中含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或由于抓伤处染有含狂犬病毒的唾液而感染。其临床表现为急性脑炎,最终导致死亡。狂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每年世界上有百万人口因暴露于狂犬病毒而接种疫苗。尽管如此,仍有5万人患病死亡,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患者往往不能及时接种而造成死亡,狂犬病的实际死亡数可能比上述数字还要高。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大多出现在感染后的20-90天,其潜伏期短则几天,长可达数十年以上,狂犬病一旦确诊100%死亡。由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暴露后只有立即实施免疫接种才能幸存。免疫接种是预防狂犬病发病的唯一有效的措施。

1、接种对象:

可分为两种 :一为咬伤后预防,二为无咬伤预防。

(1)咬伤后 (暴露后)预防。 任何可疑接触狂犬病毒,如被动物(包括貌似健康动物)咬伤、抓伤(即使很轻的抓伤),皮肤或粘膜被动物舔过,都必须接种本疫苗。

(2)无咬伤 (暴露前)预防。 在疫区有咬伤的高度危险或有接触病毒机会的工作人员,如疫区兽医、动物饲养管理人员、畜牧人员、屠宰人员、狂犬病毒实验人员、疫苗制造人员、狂犬病人的医护人员、岩洞工作人员,以及与其他哺乳动物接触频繁人员及严重疫区儿童、邮递员、去疫区旅游者,均应用狂犬病疫苗进行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