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8 21:12:55
正常的心脏先有电的激动,后有机械性收缩和舒张,从而有节奏地泵出血液,供应人身脏器的代谢需要。心脏电活动的起源点是右上方的一个微小结构──窦房结。在正常成人休息时,窦房结有规律地每分钟发出60~100次电脉冲,向整个心脏传布。当人运动时,窦房结也会根据需要及时调整,使发出电脉冲频率加快。如果窦房结之外的心脏组织,如心房或心室,在窦房结以正常节律发出电脉冲之前抢先激动,控制心脏的电活动,就会使心脏在没有充分被血液充盈之前,提前收缩一次,我们称这种情况为期前收缩或早搏。如果搏动的产生部位在心室,即为室性早搏;如早搏产生在心房,就是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比房性早搏更多见,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早搏常见于各种心脏病,例如室性早搏在心肌梗塞、心肌病的病人中十分常见。但早搏发生在正常心脏也并非罕见。因此,单纯的早搏不能与心脏病划等号。
发现有早搏的病人应当到医院检查,明确有无心脏病。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医生问诊和体格检查、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和运动试验心电图。没有心脏病的早搏称之为良性早搏,见于心脏正常的人,或至少使用现有的检查手段不能发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异常的人。良性早搏的发生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许多有早搏的人本无自觉症状,而是在体检时无意中发现的。有些病人可觉心悸、胸闷、类似坐电梯快速升降时的感觉或心脏偶然的有力搏动。需要说明的是,有无症状或症状轻重并不与早搏的数量或频发程度成正比。有的人每天发生数千次早搏而毫无症状,有的人每天几十个早搏却症状很多。同一个人的早搏频度和症状也会随时改变。
在各种体检的心电图上对查出早搏的结论往往为“不正常心电图,室性(或房性)早搏”。当这种报告单交给病人,医生又没有耐心对病人解释时,这些术语会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而事实上,如果仔细分析后,证明是良性早搏,则大可不必过分担心。因为之所以称为良性早搏,是因为它不会给病人带来猝死的风险,也不会对心脏造成损害,它的预后良好。对于没有相关症状者,不需使用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对有症状者,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尽量选用副作用小的,例如用心得安、慢心律、心律平、莫雷西嗪等治疗室性早搏,用心得安、心律平或莫雷西嗪治疗房性早搏。而不应使用对脏器毒性大的胺碘酮(也叫乙胺碘呋酮)。一般口服给药即可,不必静脉用药。评价疗效的标准是症状的减轻或消失,而不是早搏的数量与频度变化。即只要症状减轻或消失了,就说明现在使用的药是有效的。常有不少良性早搏病人,每日不停触摸自己的脉搏,尽管没有任何症状,却因早搏的存在而终日忧心忡忡。也有不少医生或病者反复使用收费很高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早搏的多少,不但浪费医疗资源,也增加了病人的精神负担。
还有一些人把年龄作为早搏的病因诊断依据,这也是缺乏科学根据的。如有人把年轻人与儿童的早搏归因于心肌炎,当没有任何心肌炎的证据时,便归因于“心肌炎后遗症”,把老年人的早搏归因于冠心病。这种臆测性的诊断使得大量预后很好的良性早搏病人长期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丢失了心爱的事业和家庭的幸福,甚至贻误终生。
所以,当您或您的家人被诊断为“早搏”时,请不要紧张。而应在医生的帮助下,仔细查找病因。如果证实为良性早搏,则只要根据症状的有无进行治疗即可,完全不必背上思想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