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治疗方法

2013-10-18 12:04:12

颜道明 主任医师 济南南郊医院

对于很多的肠道疾病,人们都是很担心的,因为在饮食上稍有不注意就会引发疾病的,生活中患上直肠癌的人数是很多的,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多的影响,生活中人们应该注意了解其中的治疗方法,下面我们来详细看一下直肠癌保肛手术,希望能帮助到患者朋友。

1、保肛手术的适应证

当今保肛手术已经不是手术技术问题,而是对其认识不同的问题。尤其自吻合器及双吻合技术的应用以来更是如此。许多同行们认为保肛手术已成为低位直肠癌治疗的首选方式,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手术)已成为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最后一种选择,因而在我国保肛手术的比例明显增高,使一部分病人术后避兔了人造肛门之苦,改善了生活质量。但是问题的另一方而是,一些外科医生由于没有严格掌握适应证,而盲目地进行保肛手术,不仅没有改善生活质量,而且还影响了生存期限。一个理想的保肛手术应该是在不影响生存期限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排控便功能,才可称为真正地提高了生存质量。欲保证生存期限,就必须按根治原则进行手术。一个标准的根治手术应该是:必须切除足够的原发病灶,而且还应该切除原发病灶上下端一定长度的正常肠管;按TME原则彻底切除直肠周围的结缔组织(直肠系膜);还应该彻底清除上方及侧方的淋巴结。只有在满足这样的条件后,根据不同的病例选择不同的保肛手术,才不至于影响生存期,这些是直肠癌保肛手术时要注意的。

2、在保肛手术时,应该考虑的临床病理学因素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参考因素是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解剖学指出肛缘距齿状线的距离平均为2.5cm,而齿状线之上0.5cm为提肛肌的上缘,因此,欲保证提肛肌的完整性,切除肿瘤后至少应保存肛管直肠3cm。如果加上肿瘤下缘正常肠管切除3cm(早期病例可限制在2cm),那么肿瘤下缘距肛缘最少需6cm才可行保肛手术。这样才有可能保证术后的功能,否则必将事与愿违,谈不上生存质量。作者曾对8例在外院勉强行保肛手术(术后功能极差,未见局部复发),但在2年之内强烈要求改行Miles手术的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病人感到满意,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存质量。根据作者的经验,对于粘液腺癌病人,保肛手术必须持慎重态度。此病理类型多数具有极强的浸润能力,逆向浸润距离较远,易浸润周围的系膜,所以我们主张下切端应达到5cm,周围组织的切除也更应彻底,而这一点也是直肠癌保肛手术时要注意的。

3、另外,专家曾对青年期直肠癌的病理特征及其治疗、预后进行过观察,其特点为临床误诊时间长,就诊时病期多较晚,肉眼类型多为缩窄型,镜下类型多为低分化腺癌及粘液腺癌,淋巴结转移率高,生存率低。根据这此特点,我们主张对其实施保肛手术必须慎重。如果适合保肛手术,我们主张最少下切缘应达到 5cm,而且还应选择较早期病例,所以对于年轻、病理类型为粘液腺癌者,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应超过8-9cm才能实施保肛手术,所以在进行保肛手术时患者要特别注意。

直肠癌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这种疾病的病程进展快,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人们要重视直肠癌的出现,做到早发现疾病,患上疾病后应该找到合理的治疗方法,避免直肠癌带来严重的危害,争取早期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