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上如何初步诊断为肿瘤?

2013-03-24 11:17:56

颜庆 副主任护师 山东国欣颐养集团肥城医院

临床上肿瘤的诊断和其他疾病一样,都是以病史为根据,针对病人主诉和临床表现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结合各项化验结果和有关特殊检查,全面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其中针对病人的病历做出初步诊断是最关键的一点,在病历上做出什么的初步诊断将会影响后续的检查。关于肿瘤是如何从病历上得出相应的诊断呢?下面为你介绍一下方法。

(一)病史

病史对诊断肿瘤十分重要,特别是对内脏肿瘤的早期诊断有指导意义。

1.主诉

(1)肿块:为肿瘤病人最常见的主诉,常由病人无意中发现。若抗炎l~2周后未见好转,肿块反而继续发展,应疑为肿瘤。发生于体腔内深部器官的肿块,一般较难发现,在询问病史时要注意病人所述肿块引起的压迫、阻塞或破坏器官的症状。

(2)疼痛:是常见的主诉。肿瘤初起一般无痛,但发生于神经干周围的肿瘤压迫邻近神经,或起源于实质器官(肝癌)及骨骼内的肿瘤(骨肉瘤)生长迅速,引起所在器官的包膜或骨膜膨胀,直肠癌被粪便摩擦或肿瘤溃烂、感染等,均可引起疼痛。肿瘤发展到晚期侵犯神经丛或压迫神经根或大出血、穿孔,均可发生顽固性疼痛或急性腹痛。如病人主诉肩部、大腿、臀部或脊椎等处持续性疼痛,经治疗一个月以上无效,应进一步检查。

(3)病理性分泌物:发生于口、鼻、咽、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的肿瘤,如向腔内溃破或合并感染,常有血性、脓性、黏液血性或腐臭的分泌物排出,应进一步检查。

(4)溃疡:患皮肤癌的病人多以溃疡为主诉就医。癌性溃疡的边缘隆起外翻或呈菜花状,溃疡基底凹凸不平,易出血,腐臭。对于经久不愈的溃疡,尤其烧伤后的瘢痕溃疡、严重宫颈炎、瘘管、窦道等,应积极按癌前期病变治疗,以免癌变。

(5)发热:以发热为主诉者常见于恶性淋巴瘤(尤其霍奇金病)、肝癌、肺癌、骨肉瘤、胃癌、结肠癌、肾癌、胰腺癌或晚期肿瘤病人。发热是由于肿瘤坏死分解产物被吸收或并发感染所致,有些肿瘤病人发热原因不明。

(6)咳嗽:为肺癌病人常有的自觉症状,往往有血痰、胸痛或程度不等的呼吸困难。侵犯或压迫支气管的肿瘤,也常常出现咳嗽。

(7)黄疸:如病人主诉为无痛性进行性黄疸,首先应警惕胰头癌和胆总管下段、胆胰管壶腹或十二指肠乳头等处发生肿瘤的可能。此时肝及胆囊亦可因胆汁淤积而肿大。

(8)消瘦、贫血、乏力:常为肿瘤的晚期症状,若病人极度消瘦、贫血、乏力衰弱,则称为恶液质。消化道肿瘤因消化、吸收障碍,最易发生贫血、消瘦和乏力。凡年过40岁,主诉进行性消瘦贫血者,均应进一步检查排除消化道肿瘤。

2.性别和年龄肿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但原发性肝癌、大肠癌、甲状腺癌等也可见于青少年。肉瘤一般以青少年及儿童多见,但亦可发生中年和老年人。消化道肿瘤、肺癌等以男性为多,乳腺癌主要发生于40岁以上的妇女,男性乳腺癌少见。前列腺癌多发生于老年男性,女性则罕见。乳腺纤维腺瘤多发生在20~30岁的妇女。小儿的恶性肿瘤,以起源于淋巴组织、造血组织、神经组织和间叶组织等较多见;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均在4~5岁以前发生。

3.病程发展 良性肿瘤的病程较长,数年至数十年。如肿块在短期内突然增大,意味着恶变或在良性肿瘤内发生出血、液化、坏死等。如良性肿瘤硬度增加、边界不清、活动度减低、血管供应增多或溃烂出血,常为恶变的表现。癌瘤一般发展较慢、病程较长,而肉瘤则发展较快、病程较短。骨肉瘤或低分化软组织肉瘤多在数月内显著增大。

4.家族史有些肿瘤如乳腺癌、宫颈癌、胃癌、大肠癌、视网膜母细胞瘤、白血病等可能有遗传倾向,故询问病史时,要注意了解病人的直系亲属有无肿瘤史,对于有肿瘤家族史的人更应详细认真地进行肿瘤筛检。

上述就是在病历上得出肿瘤的初步诊断的小技巧,方便医生更快地进行检查和病人自己在被问的时候或者看病历的时候心里有个底,然后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当然,决定治疗方案前还要明确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