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7 12:26:33
因为肥胖,很多人都去减肥。而在减肥过程中,很多人存在着严重思想认识误区,从而导致减肥效果一直不理想,甚至出现了“越减越肥”的现象。所以,这种错误思想应及时纠正,下面带来一些肥胖患者存在的减肥误区:
一、减肥等于节食
“为了减肥,不吃饭了。”这是不少女性的“减肥宣言”,为了瘦一点再瘦一点,她们往往不吃米饭或者用水果蔬菜代替正餐。
专家提醒:一时兴起盲目节食的做法不仅不利于减肥,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必要的影响。盲目节食虽然能在短期内产生体重减轻的假象,但一旦恢复正常饮食,极易引起体重的反弹。同时,刻意的过度节食还会大大降低生活质量,导致机体营养失衡,长此以往会使人体的基础代谢率下降,从而出现面黄、乏力、虚脱、精神不振等病症,更严重者甚至会患上厌食症。
事实上,不良饮食习惯和不平衡的膳食结构才是诱发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原因。因此,减肥并不意味着盲目刻意地进行节食甚至绝食,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自身的不良饮食习惯和结构,奉行科学合理的饮食原则,包括健康的饮食结构、必需的营养摄入、规律的餐饮习惯和科学的烹调方法等。简而言之,就是“不是少吃,而是要吃得更合理”。如果因节食而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引发生理、心理疾患势必得不偿失。
二、腹泻就能减肥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那些急于减肥的年轻女性患者,由于迷信所谓的“迅速减肥”保健品或药品而导致严重腹泻或胃肠功能紊乱。
其实,多数不正规的减肥保健品,其实质都是通过使服用者腹泻这种极端的排泄方式来起到减体重的目的。如果随意服用或长期服用那些具有泻下通便作用的产品,极易引起脱水、乏力、营养不良、心慌气短、机体代谢失调、电解质紊乱甚至肠道病变等副作用,不少人停用后还会出现便秘、体重反弹等现象。
中医理论认为,看似属于“面子问题”的肥胖,其形成机制相当复杂,且涉及体内多个脏器,其中以肝、胆、脾、胃、肠的功能紊乱和障碍最为常见,这些脏器一旦出现问题,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的调节就会失去平衡,从而产生痰淤、水湿等病邪的积聚。因此,中医对于肥胖症的治疗强调在祛除体内病邪的同时,从根本上调整机体脏腑的功能,唯有这样,才能既拥有苗条的身材又拥有健康的身体。
三、大量运动管用
适当运动的确能够强身塑体,但大运动量特别是突击式的锻炼并不可取,尤其是对于体质原本就不好的人,不仅不利于减轻体重,反而会引起一些副作用。运动过度,超过了人体的正常负荷量,容易引起运动性损伤或产生疲劳感甚至疲劳综合征。对于心脏功能不佳者,过量运动还会使心脏不堪重负,甚至因此引发心脏病。对于更多人来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运动,则容易导致体重反弹。
因此,运动的首要意义并不在于减去身上的赘肉,只有找到适合自身的运动方式,在量上循序渐进,在时间上持之以恒,才能在有益身心的基础上有助保持身材。
四、一扎就能瘦
“为了‘体形美’,很多体重并不超标的人也会求助于中药或针灸。”专家强调,针灸是用来治疗疾病的,没病乱扎对健康而言是得不偿失。正在现代城一家美容院做中医减肥的李女士和邱女士都告诉记者,她们分别做了点穴和针灸减肥疗程之后,减肥师都要求她们不吃肉,最好只吃鸡蛋和黄瓜。做完治疗后虽然胃口小了些,但她们觉得,一天只吃鸡蛋和黄瓜,不减肥也能瘦下来。“其实,肥胖症是一种受生活方式影响极大的疾病。”多余的脂肪就像是身体产生的垃圾,你得先改变自己扔垃圾的习惯,别人帮你清理才能更有效。如果你不扔垃圾或减少扔垃圾了,自然就瘦了。而像针灸减肥,虽说副作用小,但单纯依靠它,还是难以达到减肥目的。
五、扎哪儿瘦哪儿
遗传也是导致肥胖的一个因素。“很多人体重并不超标,只是觉得自己肩膀太肥、小腿太胖,就要求针灸减肥。”傅杰英教授说,针灸可不是“扎哪减哪”,实际上,皮下脂肪分布常与遗传因素或长期处于某种姿势有关,单纯针灸很难解决这些问题。针灸更适合内脏脂肪多的中心性肥胖者。
六、速效减肥法
很多减肥机构在打着“中医减肥”的同时,还推行“快速减肥协议”,向消费者保证“30天减10斤”等。实际用的却是过度节食、超量运动等方法。专家指出,“快速减肥”是减肥的最大误区,它常以损害健康为代价,而且减肥后体重很容易反弹,最终还可能导致不孕症、慢性盆腔炎、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
减肥并不是一两天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坚持。短时间内为了减肥猛吃减肥药,或者不吃一些食物,这都是对人体有很大危害的。医学上来说,适量脂肪是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我们没有必要去仇视它。想保持理想的身材,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