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的防治和危害

ask41144403bc 分享 A-100%A+

2013-07-09 14:47:40
概述

我国流行的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由日本血吸虫所致。主要病变 系血吸虫虫卵引起的肉芽肿和纤维化。临床特点为急性期有发热、痢疾样腹 泻、肝肿大、嗜酸细胞增多,慢性期有慢性腹泻及肝脾肿大,晚期以肝硬化为突 出表现。

步骤/方法:

1 1.一般治疗 适当休息,增加营养。急性期发热病人应酌情补液,给予 热量及维生素。

2 2. 对症治疗 (1)巨脾:在身体情况许可时积极行脾切除术。 (2)腹水:休息,低盐饮食,利尿及输注血浆或人体白蛋白。 (3)侏儒:经抗血吸虫治疗及脾切除术仍无好转者,可采用性激素治疗。

3 3.抗血吸虫治疗 首选高效、低毒的抗血吸虫药吡喹酮。 (1)急性血吸虫病:吡喹酮总量为120 mg/kg(以60kg为上限)。具体用 法为每次10 mg/kg,一日3次,连服4日。对轻型或脑型急性血吸虫病,总量 应减至60 mg/kg,分2日服完。 (2)慢性血吸虫病:吡喹酮总量为60 mg/kg。具体用法为每次10 mg/kg, 一日3次,连服2日。 (3)晚期血吸虫病:吡喹酮总量为90 mg/kg,具体用法为每次5 mg/kg, 一日3次,连服6日。

注意事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