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瘫痪有哪些早期症状

ask71057696of 分享 A-100%A+

2016-09-20 13:35:29
概述

周期性瘫痪也称为周期性麻痹,是指反复发作性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主要表现的一组肌病。发作时大多伴有血清钾的异常改变,多病发在夜间或清晨醒来时,表现为四肢弛缓性瘫痪,程度可轻可重,肌无力常由双下肢开始,后延及双上肢,两侧对称,近端较重;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患者神志清楚,严重病例,可累及膈肌、呼吸肌、心肌等,甚至可造成死亡。了解早期症状可及早就诊。

步骤/方法:

1 常因受凉、饱餐、疲劳等而诱发;常于半夜、清晨或午睡后急性发病,表现为自下肢开始的瘫痪,逐渐累及上肢;肢体瘫痪呈对称性,近端重于远端,在数小时之内达高峰。极少数可以累积颈肌、膈神经和颅神经支配的肌肉。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然后逐步恢复。发作初期有口渴、出汗、肢体酸痛、感觉异常等症状。发作时腱反射减退,瘫痪肌肉的电刺激无兴奋反应。感觉正常。

2 在饥饿的剧烈运动后休息时或在湿冷环境或服用钾盐、螺旋内酯均可诱发会出现口渴、出汗、肢体酸痛、感觉异常等症状。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极少超过1小时。常伴眼睑强直。

3 嗜盐病人常在减少食盐量后诱发。主要表现为口渴、出汗、肢体酸痛、感觉异常等症状,持续时间偶可长达10天以上。严重还可累及膈肌、呼吸肌、心肌等,甚至可造成死亡。需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

平常的饮食中,应注意补充钙和镁,它们有利于维持正常的肌肉(包括心肌)和神经活动。养成规律的生活、饮食习惯,注意饮食禁忌,应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晚饭吃到八分饱即可;适量运动,注意劳逸结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