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定义

ask59957195ab 分享 A-100%A+

2015-07-15 14:25:44
概述

产后出血指分娩2小时内,出血量达到500ml,若在产褥期内发生子宫大量出血,又称晚期产后出血,产后1-2周内发病最为常见,也可能推迟到产后6周内发病,产后出血是生产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常因持续或者间断的阴道流血或者突然大量出血致患者贫血甚至失血性休克,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正确处理,很可能导致产妇的死亡。其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的损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

步骤/方法:

1 若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立即平卧,吸氧,注意保暖,在医院,医生会迅速开通静脉通路,补液,抽血查血型输血。同时要严密观察阴道流血量,软产道损伤程度,流血是否凝固,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等。

2 其次,按摩子宫是一种很有效的止血方法,一种是经腹部按摩,另外一种是经腹部和阴道按摩。除此外还应该注射缩宫素,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滴注,增加子宫的收缩力。同时还可以使用其他药物止血,如含服米索前列醇。

3 最后,就是要预防感染,保持会阴的清洁,每日冲洗会阴2次,注意观察恶露的颜色,气味和会阴的伤口,每日还要监测体温的变化。同时要给予产妇心理的关怀,陪伴产妇,关心产妇,增加产妇的安全感,消除紧张。

注意事项

对于此类患者,要重视产前检查,定期产检,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不宜妊娠。临产后要及时消除产妇紧张的心情,指导正确哺乳,早期哺乳可以刺激子宫收缩,产褥期禁止性生活和盆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