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为抽动症

你不懂的冷小漠 分享 A-100%A+

2015-06-22 10:33:40
概述

小儿抽动症是指患儿总是出现不自主的动作,大部分是肌肉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抽动。基本上表现出来的症状是在面部:眨眼,挤眉,皱眉,伸舌头,摇头,甩头发,摸鼻子等动作。但是在患儿睡觉睡着之后,或者是精神处于十分紧张的状态,注意力特别集中的时候,这些症状会自行消失。小儿抽动症多发生在5~10岁的小孩,症状可持续一年,需要及时治疗。

步骤/方法:

1 引起小儿抽动症的原因有很多种,有的是因为模仿,因为儿童期小孩最喜欢的就是模仿,他也不能分清楚什么是好的,什么事坏的,只要他自己感兴趣,他就会模仿;有的是因为面部器官的疾病所导致的,如结膜炎就会导致小孩不停的眨眼睛,摸眼睛之类的;

2 有的是遗传因素所致,在患儿的家庭或者是家族里有人曾经或者是现在有过抽动症;还有的患儿可能是因为体质太弱,不太喜欢安静,比较好动,然后对周围的人、事、物都比较敏感;有的也有可能是因为重金属过量导致的。

3 对于儿童多动症,我们需要去医院检查具体的原因。然后有计划的对患儿多动症进行心理行为治疗,分析形成抽动症的心理原因,消除儿童的心理因素;药物治疗,是针对由躯体疾病引起的抽动症,比如之前说的由结膜炎引起的的眨眼,可以通过治疗结膜炎来缓解抽动症;最后就是行为矫正,也就是鼓励患儿自主的努力的控制自己,克服并减少抽动的次数。

注意事项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小儿抽动症要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注意避免儿童对各种不良动作习惯的模仿;然后作为儿童的监护人,要精禁止儿童长时间的玩游戏,看电视;有目的性的让患儿缓解情绪,释放压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