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紫癜是怎么回事

LFAM 分享 A-100%A+

2015-06-24 16:33:13
概述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紫癜中最常见的一种,此外,还有血栓性减少性紫癜,虽然这种紫癜的发病率比较低,但是有很高的死亡率。紫癜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体征,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血小板的数量的减少就是一种常见的原因,所以泛称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前又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为之前一直被认为本病的原因不明,后来发现与免疫反应有关。

步骤/方法:

1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其外周血液当中的血小板的数量减少,血小板的表面还结合有抗血小板抗体,血小板的生存时间也缩短,同时存在血小板的生成障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生可能与免疫因素、血管因素、遗传因素和脾脏因素等相关。

2 免疫因素指的是患者体内血小板的破坏增加,进而导致血小板的数量减少。血管因素指的是有的患者存在毛细血管缺陷而引起了本病的发生。脾脏因素指的是脾脏产生了大量的抗血小板抗体,引起了血小板的破坏。

3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就是肝脏和脾脏额肿大、腹水、黄疸等等。患者不仅会出现皮肤黏膜的出血,还可能出现内脏的出血的表现,严重的患者还可以出现牙龈出血、妇女月经过多、吐血、尿血等等。

注意事项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在急性型当中多为儿童,出血症状比较重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最为严重的会并发颅内出血而死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