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外斜视的症状有哪些?

ask71057696of 分享 A-100%A+

2016-09-08 14:15:19
概述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与恒定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斜视,视轴常常分开,当看远时,融合性散开幅度超过融合性集合幅度,即产生外斜;而看近视时可保持正位,间歇性外斜视发生之前大多先有外隐斜。其发病主要是外展和集合功能的平衡失调所致。当集合能力不足、融合能力低下时,不能对抗过强的外展能力,使眼位有向外偏斜的倾向。间歇性外斜视常常发生于儿童的早期,最初仅在看远时发生,随着病情进展,间歇性外斜视的次数与时间均有所增加,最后看近时亦可发生外斜。

步骤/方法:

1 常见症状是畏光,在户外日光下,常常闭合一眼,户外看远处目标,无近处物体刺激以使两眼集合,亮的日光闪烁了视网膜,干扰了融合,患者由外隐斜变为明显,也有可能是亮的光线影响了间歇性外斜患者融合性集合幅度,使一眼闭合。

2 间歇性外斜视的显斜期,常于疲倦、疾病、瞌睡或注意力不集中时出现。间歇性外斜视在视觉未成熟儿童可有暂时性复视,很快即发生抑制,并有异常视网膜对应。所以要引起注意,及时进行纠正治疗。

3 外斜视手术后近期的轻度过矫,一般来说是正常的,如果立即发生大度数过矫并伴有眼球运动受限者,要考虑是否有可能发生肌肉丢失或滑脱,外直肌与内直肌相比不易滑脱。术后10~15△内斜时可完全消失。

注意事项

尽管外斜是间歇出现,为治疗和预防斜视的发展也应尽早就医。为预防单眼抑制所致的恒定性外斜,应择期及时手术矫正。视力尚未成熟儿童有小量过矫,应仔细观察患者无单眼注视倾向,如有可行遮盖治疗。此外应再行验光,有远视应全矫,经上述治疗6个月,仍然有较大度数的稳定的内斜视者可考虑二次手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