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是怎么引起的

ask57963902k4 分享 A-100%A+

2015-05-10 19:50:33
概述

根据临床调查发现,心肌缺血是目前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也是多发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心肌缺血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心肌缺血也就是心脏缺血,根据专家研究表明,心肌缺血的主要就是冠心病,其次就是炎症疾病,痉挛,栓塞,创伤以及先天性畸形等多种因素都可以导致心肌缺血这类疾病的发生。

步骤/方法:

1 根据相关资料表明,像平时生活中吸烟,喝酒,过度劳累,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以及高龄等因素也能导致心肌缺血发生,并且心肌缺血这类疾病主要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以男性比较多见。此外,如果饮食过饱,劳累,精神紧张以及寒冷等不良因素都可能诱发心肌缺血患者发病。

2 根据临床研究发现,心肌缺血患者的常见症状就是胸痛,胸闷,心慌,气短,以及呼吸困难等,但是一般情况下,患者注意片刻后症状会减轻或者消失。一旦病情出现变化,建议尽早就医。

3 心肌缺血的预防,日常生活中应当低盐低脂肪饮食,多吃胡萝卜,西红柿,红薯,以及黑木耳等蔬菜,可以适当的喝些绿茶,对于心肌炎患者有一定的帮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适当的进行运动。

注意事项

根据临床研究发现,心肌缺血有发生心肌梗塞和猝死的危险,因此当发现心肌缺血时,一定要及早治疗。积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如果已经发生,应积极配合治疗。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并且累及其他疾病者,应及时治疗,防治恶化,延长患者寿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