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诊断腔隙性脑梗塞

青春之泉 分享 A-100%A+

2015-05-09 18:03:22
概述

腔隙性脑梗塞是一种很小的梗死灶,直径一般不超过1.5厘米。这种梗死多发生在大脑深部的基底节区以及脑干等部位。好发于老年人,尤其是伴有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症状相对比较轻微甚至无症状,在检查时发现;但也有可能因为梗塞部位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一般在医生指导下认真采取预防措施,就可以减少再发或者进一步进展的机会。腔隙灶常在作脑CT或核磁共振检查时发现。

步骤/方法:

1 老年患者,如果出现一些轻微的神经系统症状,比如头晕、一侧肢体麻木或活动障碍、感觉异常等,需注意腔隙性脑梗塞的可能。如情况紧急或有进行性加重表现,可先做头颅CT,排除有无脑出血,和发现陈旧性的梗塞病灶。新鲜的梗塞灶一般在24小时之后才能显影。

2 头颅MRI相对CT而言,有更为精确的空间分辨力和清晰度,检查腔隙性脑梗塞的精确度更好,而且可以检查出头颅CT难以发现的微笑病灶,无放射性损害。但检查的时间比CT长。

3 正电子发射电子电脑X线断层扫描(ECT),颅脑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数位减影血管造影(DISA)有助于阻塞血管的定位诊断及病因诊断。但由于价格昂贵、有的检查有创伤性,限制了其应用。

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如出现相对轻微的神经系统症状,要警惕腔隙性脑梗塞可能,头颅MRI是最常用的检查。平时应注意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