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缺乏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清泉1120387558 分享 A-100%A+

2014-12-24 8:28:40
概述

叶酸缺乏性贫血单纯从字面上来看,这种贫血是由于人体当中缺乏了叶酸,而引起的一种贫血性疾病。实际上叶酸和维生素B12的缺乏都可以引起这种贫血,但临床上以叶酸缺乏更为多见。那么叶酸缺乏为什么会引起贫血呢,叶酸在我们人体当中又起着什么重要作用呢,原来叶酸和维生素B12在人体的细胞的细胞核中的脱氧核糖核酸合成中是重要的辅酶,对细胞分裂起着重要作用。

步骤/方法:

1 叶酸和维生素B12在我们人体当中的细胞分裂时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叶酸的缺乏就会引起细胞核中脱氧核糖核酸的分裂受阻,正常情况下,细胞核在进行分裂之前,首先脱氧核糖核酸的量要增加到原来的2倍,细胞核才进行分裂。

2 由于我们人体内叶酸的缺乏,造成了细胞核内的脱氧核糖核酸的加倍受阻,脱氧核糖核酸在细胞核内的复制发生了困难,这样就会产生异常的染色体。延迟细胞分裂期,这时候红细胞在形态上就会出现核大、发育不平衡的巨幼红细胞。

3 巨幼红细胞性的贫血,正是由于叶酸和维生素B12的缺乏造成的。缺乏的因素与这两种物质的摄入不足、吸收不良、利用障碍、需求增加等等各种因素有关系。其中欧需求量增加,也在人体的不同生理时期出现。

注意事项

叶酸和维生素B12的缺乏性贫血,在我们人体的不同的生理时期,一般情况下是会出现的,例如:正在怀孕的妇女、生长发育中的儿童等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