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引起消化道出血

八卦小中医 分享 A-100%A+

2013-12-27 17:02:26
概述

肝硬化是目前临床上的常见疾病,是由于一种或者多种病因在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是慢性进行性肝病。临床上多见的病因有: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营养障碍等。临床表现分为代偿期的轻度肝肿大、疲劳乏力、腹胀到失代偿期时,则有全身、消化道、门脉高压等多个脏腑器官的损伤,比如消化道的出血、酒精肝、脂肪肝等。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步骤/方法:

1 首先,肝硬化的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因为门静脉的高压导致了食管下段静脉丛曲张,这个时候的食管呈现了血管膨胀、血液流动湍急,血管壁比较薄,一旦误食较硬的食物划伤血管壁,就会引起大出血。

2 然后,针对肝硬化时的消化道出血一定要立即治疗:给病人输血,扩张血容量,以免患者发生缺血和高血压的症状;立即外科手术止血,病情严重的患者止血后,原食管血管高度毁坏的话,可以建立门—腔静脉分流。

3 其次,针对肝硬化的药物治疗可以选用:心得安,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硝酸甘油从舌下含服可以消除心痛;补充充足的维生素C和B族,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同时也要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

4 最后,针对肝硬化的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手术后的患者不宜进食,可以进食后也以流质的食物为主;饮食上要注意以清淡为佳,少油少盐,不要吃太硬的食物,以免划伤胃肠道;术后多多休息,避免劳累。

注意事项

患者要注意不要熬夜;也不要吃太辣太咸的食物,不要喝酒抽烟、不要喝咖啡类刺激性的饮品;要养成定期检查身体的习惯,和即时就医的思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