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配伍应符合“七情”规律

ask73726554sr 分享 A-100%A+

2017-01-09 13:05:42
概述

目前中成药品种数约近万种,批准文号达数万个,且大量是非处方药,,在临床应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面对众多的中成药,如何正确、合理使用,使之安全、有效、经济,已成为医生和患者共同关心的话题。辨证论治是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精髓。辨证是正确使用中成药的前提,是选用药物的主要依据。例如,根据辨证,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鉴别症状:恶寒重、发热轻,肢体酸痛,鼻塞声重,或鼻痒打喷嚏,流涕清稀,咽痒,咳嗽,痰吐稀白。风热感冒——鉴别症状:发热重,恶寒轻或微恶风,咳嗽少痰或痰出不爽,咽痛咽红,口渴。暑热感冒——鉴别症状:因受暑引起的头晕、烦闷、口渴、呕吐或腹泻,伴有发热、恶寒、头痛或全身疼痛,不思饮食等。

步骤/方法:

1 临床使用中成药时,可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必须综合疾病分型、人体差异、气候变化、药物功效等诸方面因素之后才能选择药物。所以亦会出现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现象。

2 同一种药物,剂型不同,其药性特点甚至功效会有不同。在现代中成药中,一方多种剂型的例子众多,有些可能差别不大,但有些是有差异的。例如藿香正气口服液和藿香正气水,虽都是口服液体制剂,但前者是属于合剂,作用相当于汤剂;而后者是属于酊剂,含有酒精。

3 凡中成药都标有常用剂量,因此无论医生处方用药或患者自我药疗,都应按说明书规定剂量用药,千万不要有“中药没有毒性,多吃、少吃不碍事”的观念。对于特殊用药人群如老人、儿童、孕妇、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更要注意用药剂量,如确实因治疗需要使用中成药,应以减小剂量为宜。

注意事项

着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生产的发展,已改变了原先中药成方制剂以口服、外贴为主的给药方式,现代中成药几乎涵盖了药剂学范畴的所有给药途径,除口服、外用外,还有黏膜给药、注射给药。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的普及,甚至出现过度使用的情况,其使用安全性已受到社会的关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