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怎么诊断

ask73064033pi 分享 A-100%A+

2017-01-19 22:21:27
概述

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是自身感觉的障碍而引起的患者特点,是行走时步幅比较大,两腿之间的间距比较宽,提足比较高,足道强打地面双眼注视,两足,睁眼时可部分缓解,闭眼时不稳,甚至不能行走。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见于亚急性的联合变性脊髓瘩遗传性共济失调,后索病变,糖尿病以及爱心的神经病等等。这种病都开始于幼年,或者是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的加重。

步骤/方法:

1 感觉性的共济失调,步态的鉴别诊断是,醉汉步态:因为重心不容易控制,不行的时候两腿间距增宽,抬腿后身体向两侧摇摆不稳,上肢常向水平方向或者是前或者是后摇摆,有时不能站稳。

2 痉挛性偏瘫步态:偏瘫时患侧下肢因为升级肌张力高而显得较长,而且屈曲困难,患者行走的时候偏瘫侧上肢的协同摆动动作会消失,城内首选前屈曲姿势,下肢伸直,并且外宣,局部的时候将骨盆抬高,为避免足尖拖地而向外旋转后移向前方,故又称滑圈样步态。

3 慌张步态:由于全身的肌张力增高,起步的时候缓慢走路时候,步伐细小,双足汇差第二行,两上肢前后摆动的连带动作,会丧失躯干前倾,重心向前移,所以小步急速前冲而行,如追逐重心,且不能立即停步转。

注意事项

摇摆步态:由于骨盆带肌以及腰肌无力下肢,以及骨盆肌的萎缩,站立时使脊柱前凸,以维持身体的重心平衡,行走时阴茎无力,骨盆不能固定,所以臀部左右摇摆如鸭子行步,又叫做鸭步,见于进行性的肌营养不良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