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黄疸的原因,核黄疸怎么引起的

ask7010394972 分享 A-100%A+

2017-01-17 17:16:37
概述

核黄疸又称胆红素脑病,该病主要是由于血中胆红素增高,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在大脑基底节、视丘下核、苍白球等部位引起病变。该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重度黄疸肌张力过低或过高,嗜睡、拒奶、强直、角弓反张、惊厥等。本病多由于新生儿溶血病所致。黄疸、贫血程度严重者易并发胆红素脑病,如已出现胆红素脑病,则治疗效果欠佳,后果严重,易有后遗症。因此本病预防是关键。发现新生儿黄疸,应及早到医院诊治可预防本病发生。

步骤/方法:

1 核黄疸症状的轻重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浓度,日龄等因素有关。一般分四期:在警告期阶段主要表现为嗜睡、拒乳、肌张力减退、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抑制症状;在痉挛期阶段,表现为痉挛、肌张力增高、尖叫、眼球震颤、呼吸困难、惊厥或角弓反张等兴奋症状。

2 恢复期间,先是吸吮和反应逐渐恢复,继而呼吸好转,抽搐缓解,痉挛减轻和消失,此期约持续2周。后遗症期间一般在生后2个月-6月出现,表现为四肢不自主活动,头躯干扭转,眼球上转困难或斜视,听觉障碍,哭闹不安,智力落后,最终发展为手足徐动型脑瘫。

3 该病治疗方式多样。可使用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并提供热量及液体供给。应避免使用与胆红素竞争葡萄糖醛山转移梅或白蛋白结合位点的药物。光疗也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式。而换血疗法则是下策。最后还要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注意事项

通过以上描述,相信做父母的已经发现,该病最主要就是预防工作一定要做好做到位,将病菌扼杀在摇篮里。一旦发现孩子有患病迹象,要立刻就医治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