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有哪些原因

ask74027872ho 分享 A-100%A+

2017-01-18 20:44:07
概述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这是铜代谢障碍引起的肝硬化,底节损害为主的脑变性疾病,这种病在我国是多见的。男性要多于女性。如果治疗不恰当是会导致死亡的,这是一种神经性的遗传疾病之一。至今来说治愈的可能性也是几乎为零的。可以看出这种病的严重性。那么,肝豆状核变性有哪些原因呢?我们一起了解下!

步骤/方法:

1 铜代谢合成障碍。血清铜蓝蛋白减少是WD体内铜积蓄的主要原因。正常成人是由先构成的未分化的铜蓝蛋白D在肝脏内经肽酶将其大部分转化为铜蓝蛋白C,而WD患者仅存在铜蓝蛋白D,而几乎没有C部分,故引致铜蓝蛋白合成障碍。

2 胆道铜排泄障碍。正常成人每日需从食物中吸收铜耳道五毫克。离子进人体内后,大部分先与白蛋白疏松结合为直接反应铜,运送到肝脏,在肝细胞内转与各种球蛋白主要是α2-球蛋白牢固地结合为铜蓝蛋白。十二指肠液内含铜量,发现WD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提出胆管排铜障碍是造成WD患者体内铜蓄积的重要原因。

3 WD的病理表现为大量的铜沉积于组织。病变特征性地分布于脑组织、肝脏、肾脏及角膜等处。神经元显著减少或完全脱失,轴突变性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肝脏外表及切面可见大小不等结节或假小叶,颇似坏死后肝硬化,肝细胞脂肪变性,含铜颗粒。电镜下可见肝细胞内线粒体致密、线粒体嵴消失及粗面内质网断裂等。

注意事项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这是铜代谢障碍引起的肝硬化,底节损害为主的脑变性疾病,这种病在我国是多见的。男性要多于女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