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

ask79731800qk 分享 A-100%A+

2017-08-04 15:02:54
概述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而ALK是一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2007年发现在肺癌患者中由于染色体倒位形成棘皮动物微管相关类蛋白基因与ALK基因的重排,促使肺癌发生和进展。EML4-ALK基因重排的肺癌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分子亚型,主要发生在NSCLC,约占肺癌3%-5%。接下来就跟着小编具体的了解下什么是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

步骤/方法:

1 ALK最早是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一个亚型中被发现,并因此得名。2007年Soda等人首次发现肺癌中存在着具有转化活性的EML4-ALK基因重排现象,转染该融合基因的裸鼠肿瘤生长迅速,生成很多肺腺癌结节,而ALK抑制剂能显著降低瘤负荷,延长生存。

2 研究显示ALK阳性的NSCLC患者具有临床和病理特征。年轻(平均年龄52岁)、不吸烟且EGFR未突变的肺腺癌患者的ALK表达率达25%-30%。病理形态学研究提示在含印戒细胞的粘液型或实性腺癌中,ALK融合发生率更高,达到46.2%。

3 目前针对ALK重排的常用检测方法有3种:荧光原位杂交,Ventana免疫组织化学法(Ventana-IHC)和基于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基础上的技术。这三种方法都可以用于ALK阳性NSCLC的诊断。上述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注意事项

早期ALK阳性NSCLC患者可以采用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等局部治疗。晚期ALK阳性NSCLC患者主要采用靶向药物治疗和全身化疗,必要时采用放疗等局部治疗。晚期ALK阳性NSCLC的药物治疗分为一线治疗,二线及后续治疗,以及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疾病进展后的治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