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分型有哪几种

ask79303157eo 分享 A-100%A+

2017-08-22 21:02:43
概述

贫血常于短期内迅速发生,伴出血和感染,出血广泛而重。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由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引发的血液疾病,病因复杂多样,且治疗不易,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就再生障碍性贫血而言,不同的类型病情也有所不同,治疗也相应有所变化。接下来,就来具体介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分型有哪几种,希望能对广大患者有所帮助。

步骤/方法:

1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因慢性病症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转化而致,一般起病较急,常以出血和感染发热为首起及主要表现。出血可表现在皮膜粘膜出血及内脏出血,如呕血、便血、尿血、子宫出血、眼底出血甚至颅内出血。

2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常见于发病初期,以贫血为主要病症表现,出血多限于皮肤粘膜,且不严重;可并发感染,但常以呼吸道为主,容易控制。若治疗得当,患者可获得长期缓解乃至痊愈。但若慢性再障患者的病情出现了急性的加重,则属于情况较为严重的一类,称之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3 先天性再障比较罕见,属于隐性遗传性疾病,发病患儿除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外,还有多发性畸形表现,如小头、小眼球、拇指缺如或畸形、并趾畸形、耳廓畸形等,部分病人智力低下,半数以上的男孩生殖器发育不全。

注意事项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多吃高蛋白饮食。因为各种血细胞的增值分化和再生,都需要依赖蛋白质作为基础,所以再障病人在饮食方面更需要供给营养价值高的动物性蛋白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