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肝病毒何时发现

44次播放

段雪飞 20-08-11 14:21 在线咨询

  戊肝病毒是引起戊型肝炎的元凶。戊型肝炎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对人体有什么样的危害,戊型肝炎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之一是甲乙丙丁戊这个大家族当中的一种。它主要引起的是急性戊型肝炎,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下降、尿黄等等,多见于中老年的病人,往往伴有胆汁淤积,恢复比较慢。

  但是一般它不会超过六个月,所以它也不会慢性化。戊型肝炎这个病毒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现的,比起甲肝和乙肝都要发现的晚,所以最开始它的命名叫做非甲非乙型肝炎。因为最开始就是发现了甲肝和乙肝,后来才知道还有丙肝和戊肝,所以叫做非甲非乙型肝炎。在1983年的时候就有科学家。从戊型肝炎病人的粪便当中发现了戊肝病毒的颗粒。真正把它做基因测序,应该是在1989年。所以相对于甲肝和乙肝而言,戊型肝炎发生发现的时间就要靠后一些。不过好在戊型肝炎主要引起是急性肝损伤,它不太容易慢性化,并且把好病从口入关了,就能够做到很好的预防。所以它的危害其实比起乙肝还是要小的。

  专家提示:1983年,科学家从戊型肝炎患者粪便中发现了戊肝病毒颗粒,1989年对其进行基因测序,所以戊型肝炎病毒较甲肝病毒、乙肝病毒更晚发现。但戊型肝炎病毒主要引起肝脏急性损伤病程不长,不易慢性化,其危害较慢性乙肝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