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足跟痛的情况呢

病情分析: 引起脚跟疼痛的原因较多,临床上主要有:(1)跟腱周围炎;(2)跟骨骨刺;(3)跟骨骨膜炎;(4)跟骨下脂肪垫损伤;(5)跟骨骨折;(6)跟骨皮下滑囊炎(7)跗骨窦软组织劳损;(8)跟骨结核、肿瘤等。 足跟痛的保养方法有:1、休息;2、选择厚底、鞋底不能软、鞋垫软一些的鞋子,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应用软垫,如硅胶制成的跟痛垫,保护足跟减轻摩擦;5、功能锻炼。 治疗方面:1、理疗;2、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3、局部封闭治疗;4、矫正鞋垫缓解跖腱膜张力,减轻刺激,缓解疼痛 引起脚跟疼痛的原因较多,临床上主要有:(1)跟腱周围炎;(2)跟骨骨刺;(3)跟骨骨膜炎;(4)跟骨下脂肪垫损伤;(5)跟骨骨折;(6)跟骨皮下滑囊炎(7)跗骨窦软组织劳损;
  意见建议:(8)跟骨结核、肿瘤等。 足跟痛的保养方法有:1、休息;2、选择厚底、鞋底不能软、鞋垫软一些的鞋子,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应用软垫,如硅胶制成的跟痛垫,保护足跟减轻摩擦;5、功能锻炼。 治疗方面:1、理疗;2、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

病情分析:你好!中医学认为,足跟痛多属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足跟痛是一种常见病,以足跟肿胀、麻木疼痛、局部压痛、行走困难为特征。足跟痛又称跟骨骨刺或跟骨骨质增生。在中医学属于“骨痹”范畴,发病原因多与老年肾亏劳损,外伤和感受寒湿有关。日久或初起之足跟痛,选择众多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软坚消肿、活血镇痛的中药浸泡或者是外敷足部,不损伤皮肤、无毒副反应。肝肾及其分支别络绕跟部行走,肝主筋、主藏血,而肾主骨、主藏精、精生髓。年老之体,肝肾不足,精血亏虚,经脉失充,则筋失所养,骨失所主,骨萎筋弛,故站立或行走时跟部酸痛、隐痛、乏力,疼痛喜按,触之痛减。主要通过中药及中医其他方法进行调理。
  意见建议:温馨提示:本着对您健康负责的态度,因不能面诊,无法全面了解你的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需你到医院与医生面对面沟通交流,以更好、更准确检查了解你身体状况,更好更准确的诊断治疗。

你好:女性肾虚一般是产妇在产后容易气血两虚很容易受凉寒之气一定要注意保养特别是足部包括足后跟一旦受凉在以后的日子里就会出现疼痛产后足跟痛是虚症不是外伤也不属于骨刺所致这种产后病以肾虚为主产后穿高跟鞋经常赤脚穿拖鞋、凉鞋常常是重要的诱因治疗的话你要保守治现在的情况需要哺乳孩子不宜吃药打针对小孩和你都不好你可以用中医膏药“足跟痛安-康-膏”治疗用着也很方便主要没副作用还可以滋养脾肾效果也很好晚上用热水多泡脚不久就没事了中医学把足跟痛的病因病机分为三类:
   1、气滞血瘀型:各种原因导致局部血行缓慢、瘀血阻滞脉络被阻则气血运行不畅而痛且痛有定处疼痛拒按行走受限
   2、寒凝血瘀型:气血运行缓慢复感寒邪寒主凝滞、主收引致使经络被阻、气血凝滞不通而痛疼痛拒按喜热怕凉
   3、肝肾亏虚型:肝肾及其分支别络绕跟部行走肝主筋、主藏血而肾主骨、主藏精、精生髓年老之体肝肾不足精血亏虚经脉失充则筋失所养骨失所主骨萎筋弛故站立或行走时跟部酸痛、隐痛、乏力疼痛喜按触之痛减
  以上是对“如何治疗足跟痛的情况呢”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