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药物对肝脏有损伤?

1、药物造成的肝损伤通常出现在用药数日或数周后,有的患者仅仅表现为肝功能异常,有的患者可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例如乏力、恶心、呕吐、厌食、尿黄、眼黄、发热、皮疹、肝区疼痛等症,体检可见肝硬化、肝肿大或肝萎缩,甚至发生急性肝炎或肝脏肿瘤。例如长期大量服用硫唑嘌呤,黄疸发生率可高达10%-40%;再如服用别嘌醇3-4周后,可出现过敏性肝坏死和肝肉芽肿;又如6例患者每日静脉滴注四环素2-4克,全部在3-5日出现黄疸、休克,5-13日内死于肝脏广泛性脂肪变性。2、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应使用对肝脏影响小或经肾脏排泄的药物,用前查看药品说明书[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禁忌]等项目中是否有肝功能异常慎用的提示,必要时建议更换药品。例如此类患者合并风湿性心脏并心功能不全应用强心药时,不宜用洋地黄毒苷,宜用地高辛,因为前者易导致蓄积中毒,剂量难于掌握,后者主要经肾脏排泄,不易产生蓄积中毒。3、体恒健牌养肝片以硒麦芽粉、维生素E、β─胡萝卜素、葡萄糖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经功能试验证明,本品具有免疫调节的保健功能。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有养肝、保肝、护肝作用。清除自由基,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加速

这为朋友,您好,您朋友得了药物肝损伤,您应该劝他尽早治疗的。药物可引起肝细胞损害,可导致急性肝衰竭、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生化异常、胆汁淤积性肝炎、脂肪肝、脂质过氧化、肉芽肿、血管损伤等。导致药物性肝损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药物的剂量和疗程、机体营养状态、遗传背景、药物的结构、适用药物以及酒精因素。 1、当不恰当地适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损害愈甚,会造成部分肝细胞坏死,出现黄疸、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异常情况。由于药物及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或机体对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对肝脏造成损害,引起肝组织发炎,即为药物性肝损害。可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主要有解热镇痛抗炎药、镇静药、抗结核药、抗寄生虫药以及某些抗菌药和激素类药物等,应慎用。 2、药物性肝损伤的症状表现主要有恶心、乏力、腹胀、食欲减退等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症状。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程较长,在患病期间一些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由于急于转阴,因而盲目用药,终极造成药物性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可导致急性肝衰竭、生化异常、胆汁淤积性肝炎等众多疾病由于要引起重视。 3、另外,在服用药物期间一定要密切观察,一旦发现有上述症

你好,药物性肝功能异常,首先的是要停药药物,视病情严重而选择做不做透析(人工肝).透析有一些并发症,如失衡综合征,低血压,低氧血症,心律失常,透析性心包炎,溶血及空气栓塞等,一般多可控制.一般不恰当的用药多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可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主要有解热镇痛抗炎药,镇静催眠药,抗结核药,抗寄生虫药以及某些抗菌药和激素类药物等,应慎用.药物导致肝细胞损伤的机制包括:1,药物代谢产物形成氧自由基使脂质过氧化引起肝细胞损伤;2,由于遗传背景不同使P450表型不同,部分药物经代谢产生亲电子产物,通过共价结合损伤肝细胞膜和肝线粒体,微粒体膜引起细胞损伤;3,药物代谢产生超氧化离子促使脂质过氧化,导致肝细胞损伤.治疗原则:(1)立即停用有关或可疑肝损害的药物.(2)卧床休息,配合饮食疗法(同病毒性肝炎的饮食),给予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C.(3)深度黄疸应静滴葡萄糖,维生素C,静滴中药茵栀黄,维持电解质平衡.4)根据药物情况给予相应的解毒剂.(5)明显胆淤者可试予强的松治疗.(6)并发暴发性肝衰竭,应按暴发性肝炎的原则处理,可采用人工肝或人工肾(即透析的一种)清除药物,并应用特殊解毒剂;扑热息痛引
  以上是对“哪些药物对肝脏有损伤?”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