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后,应如何进

(一)静脉血流滞缓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内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它原因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据Borow报道手术持续时间与深静血栓的发生有关,手术持续时间1~2小时20%发病,2~3小时46.7%,3小时以上62.5%(国外报道的发病率远较国内高),并发现50%在术后第1天发生,30%在术后第2天发生。Sevitt从临床上观察证明血栓常起自静脉瓣膜袋,静脉连续处以及比目鱼肌等处的静脉窦。比目鱼肌静脉窦内的血流,是依靠肌肉舒缩作用向心回流,因此它是血栓形成的易发部位。血栓也可发生于无瓣膜,但易发生血栓,可能因被前方的右髂总动脉压迫所致。约24%髂外静脉是有瓣膜的,在此瓣膜的近端也有相当高的血栓发生率。
   (二)静脉壁的损伤
   1.化学性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如各种抗生素、有机碘溶液、高渗葡萄糖溶液等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
   2.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伤均可产生静脉血栓形成。股骨颈骨折损伤

深静脉血栓一般采取以下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使患肢位置高出心脏平面20~30厘米.卧床休息的时间为10天左右开始起床活动时需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根据血栓形成位置弹力袜使用时间不同小腿肌肉静脉层血栓形成可用1~2周而髂-股静脉血栓至少使用3个月最好长期使用以保护浅静脉和交通静脉的瓣膜功能.(2)药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或称急性期)可用抗凝祛聚及溶栓综合治疗.抗凝是治疗静脉血栓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并不能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但可通过延长凝血时间预防血栓继续发展有利于促进早期血栓的自体消融.抗凝治疗时间一般延续到患者恢复正常活动然后再维持抗凝治疗3~6个月.(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急性期髂-股发病3天内取栓最好.如果病期已经超过了上述时间血栓已经与血管内膜广泛粘连则取栓效果不佳.第二种方法是腔内超声血栓消融术和血栓消融器溶栓术.上述手术后都应配合抗凝治疗以防血栓再次形成.

你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将以阻塞造成的回流障碍和再通后由于血液倒流导致静脉高压郁血,从而酿成一系列临床表现,包括肢体沉重不适,胀痛,呈现下肢肿胀,浅静脉扩张,皮肤光薄,汗毛稀疏,足靴区色素沉着,抓痒,湿疹,以至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包括:在邻近四肢或盆腔静脉周围的操作应轻巧,避免内膜损伤。避免术后在小腿下垫枕以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鼓励病人的足和趾经常主动活动,并嘱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必要时下肢穿医用弹力长袜。特别对年老、癌症或心脏病患者在胸腔、腹腔或盆腔大于手术后,股骨骨折后,以及产后妇女更为重视。同时给予潘生丁等抗凝药物.
  以上是对“试问: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后,应如何进”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