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湿热的症状有哪些

男 29岁 2015-08-26 00:11:33

病情描述: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医生您好,我看过中医,说脾虚与肝胆湿热。症状是舌苔黄腻,特别是后半部分,消化差,时不时反酸,大便不成形,便溏,排便比较困难,粘滞,黑色,很烫(就算每天吃素也是如此)。经常放很臭的屁,但是很少腹泻,也起过阴囊湿疹,右肋下经常不舒服,不知道是肠子还是肝胆。感觉自己阳气不是很足,天凉一点就手脚发冷。但是吃的中药效果没有。自己现在在调整。请问我这个问题是脾虚加肝胆湿热,同时肾阳虚的症状吗?我该怎么调整呢,是不是要分阶段治疗呢?吃那些药合适?现在能不能补脾益肠丸、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丸与复方仙鹤草肠炎片一起吃呢?谢谢,希望能得到各位医生的帮助!我感激不尽。今年28岁,男。吃人参健脾丸、补脾益肠丸、参苓白术丸。大便更不通畅是怎么回事呢?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中医,但是效果不好。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能够有对症之药。特别是消化和大便不畅的问题。

肝胆湿热多兼有脾胃症状。而脾胃湿热则不兼胁痛,口苦等肝胆症状。3肝胆湿热因湿热郁结肝胆,疏泄失职,肝气郁滞,不通则痛,故胁肋部胀痛不适,而脾胃湿热为脘闷腹痛症状,无胁肋胀痛的症状。且肝胆湿热有湿热下注的症状,如阴囊湿疹,潮湿,睾丸肿胀,坠痛。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症状。脾胃湿热则无这些湿热下注的症状。从治疗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的疗程来看,脾胃湿热的疗程较长。愈后较少复发。肝胆湿热虽疗程较短,但屡有发作。因脾胃湿热湿大于热,湿邪致病的特点是病程较长,故缠绵难愈。肝胆湿热造成的,建议您采用食疗方辅助治疗此疾病.明子菊花粥:明子15克,白菊花10克,水煎,去渣取汁,加粳米100克,白糖或冰糖适量,共煮粥食用. 此疗方对于治疗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疗效.另外您也可以使用一下此疗方:香附丹参粥:香附15克,丹参10克,小米150克.将香附,丹参煎后去渣取汁,加入适量水与小米同煮粥.每日二次,早晚服用.只要您坚持按照我的疗方治疗,我相信,不出2个月,您的病情会有很明显的改善··最后祝您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你这确实是明显的肝胆湿热症状,所以你这个情况得及时来针刺脾胃经穴位,像中脘、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血海、阴陵泉及后背脾腧穴、胃腧穴、大肠俞等 是肝肾不足导致,建议还是吃一些中药,肝胆湿热,给一个处方参考: 菊花,枸杞子,木贼草,谷精草,当归,白芍,熟地,川芎,密蒙花,槐米,桃仁,红花,山药,山茱萸,杜仲,桑寄生青皮,枳壳,水煎服 。患有肝胆湿热的病人在饮食调理方面应以清淡为主,少食肥甘厚味,多吃蔬菜、水果等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食物,如小米、黄米、大麦、山药、马铃薯、大枣、胡萝卜、茯苓等健运脾胃的食物。还有大枣、扁豆、薏米、红小豆、蚕豆、包菜等。已经检查出肝功能异常的人,应该坚持服用中药治疗肝胆湿热,肝胆湿热内蕴引起的脂肪肝。对于这样的情况如果预防平时发作的话是需要多吃山药还有服用人参归睥丸进行治疗应该会好转的,刮痧的效果不好的,拔罐子应该会好一些的,注意饮食营养多吃核桃和栗子等都是比较好的。

肝胆湿热主证:胁肋满闷,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大便不调,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或身目发黄,或寒热往来,或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或带下黄臭,外阴搔痒等。
   辩证:多为感受湿热之邪;或嗜酒肥甘,化生湿热;或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湿郁化热,湿热蕴结肝胆所致。
   湿热相蒸,蕴于肝胆,肝胆疏泄失常,故胁肋满闷,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胆气上溢则口苦;湿热郁阻,脾胃升降失司,故纳呆呕恶腹胀,大便不调;湿热薰蒸肝胆,胆液外泻而发黄疸,邪居少阳,故见寒热往来;湿热下注,故尿短赤,阴囊湿疹,睾丸肿胀热痛,妇女则带下黄臭,外阴搔痒。
   治法:利湿清热,清肝利胆。
   方药:湿重——菌陈五苓散;热重——龙胆泻肝汤。
  以上是对“肝胆湿热的症状有哪些”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