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治疗方法有哪些

男  2016-01-28 12:15:41

病情描述:

我儿子现在4岁半,去年习惯型有些摔倒,今年好多了,但
感觉上没有其它同龄的小孩那样腿部有劲,所以前天做了血清酶化验,
其中有几个超标的指标如下:磷1.70正常值范围:0.80-1.60mmol/l
;AST谷草转氨酶57正常值范围:0-35u/l;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59正常范围:0-25u/l;CKMBa羟丁酸脱氢酶59正常范围:0-25u/l医生建议做肌电图,由于儿子非常不配合,放弃了,我和孩子母亲及双方前辈亲属都无病史(但母亲有10多年糖尿病)。请问好心的医生,通过以上结果,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的疑问吗?现在有必要做肌电图吗?肌营养不良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啊

你好你现在出现鸭步易摔倒上楼腿无力症状明确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其是一种由位于X染色体上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病特点为骨骼肌进行性萎缩肌力逐渐减退最后完全丧失运动能力.主要发生于男孩;女性则为遗传基因携带者有明显的家族发病史.患儿由于肌肉萎缩无力而导致行走困难患病后期双侧腓肠肌呈假性肥大(肌组织被结缔组织代替).患儿多于4~5岁发病一般不晚于7岁.患儿的坐立及行走较一般小儿晚常在会走路以后才发现多在3岁以后才引起注意.会走路行走缓慢步态不稳左右摇摆宛如""鸭步"".易跌倒登梯困难下蹲后不能迅速站起;3-5岁后胸部肩部及臀部肌肉逐渐萎缩变松变细而三角肌腓肠肌等则日益增粗变硬无弹性.
  治疗方面到现在还没有特异的治疗方案一般以支持治疗为主避免长期卧床增加营养避免疲劳防止感染物理治疗和矫形治疗可预防或改善畸形或挛缩.也可以用激素治疗一般可改善肌力3年但其副作用大也可用维生素BCE联苯双酯加兰他敏三磷酸腺苷等但疗效不肯定.生活护理:1在精神方面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保持合理的期望避免过度保护.
   2 饮食宜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钙锌瘦肉鸡蛋鱼虾仁动物肝脏排骨木耳蘑菇豆腐黄花菜等可适当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是一种遗传性家族性疾病 存有先天性基因缺陷 大多表现为隐性遗传.此症的病理改变为 :肌纤维受损变性 肌核增多 并向中央移行 肌浆呈透明变性 此时患者尚能行走 但肢体运动已出现障碍 行走时易摔倒 呈“鸭步”状 到后期肌纤维萎缩 结缔组织明显增生 有大量脂肪侵润.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二应注意维护及增进病人的一般降及营养状况.饮食中应有较多的动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则应少些.三旧能维持日常活动但应避免过度劳累也要控制体重.常做深呼吸运动可以延缓肺活量的减退.四进行适当的锻炼医疗体育各关节充分的被动运动按摩等可以增强运动功能和防止挛缩.五对跟腱挛缩而妨碍行走者可考虑跟腱延长术.如已不能起立行走而只能取坐位的病人应给予脊柱支架以推迟脊柱后侧凸畸形的发生
  此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临床上主要采取针灸药物及对症和支持等综合疗法.其他治疗方法如基因转移成纤维细胞移植和骨髓移植等疗法仍处在活跃的研究之中.生活护理:应注意病一般降及营养状况.饮食中应有较多的动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则应少些旧能维持日常活动但应避免过度劳累也要控制体重.常做深呼吸运动可以延缓肺活量的减退.进行适当的锻炼医

一、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该型是儿童中最常见的,发展最快的,预后最严重的肌营养品不良症。本病的病年龄为1~10岁,平均2.8岁。有人提出,婴儿发病者,可在宫内即有血清酶的异常,产生第9天即可测出血清酶活性的异常增高,因此亦可以认为本病的发病年龄从出生即可开始。疾病早期,常常由于跟腱挛缩而出现足尖走路,中期病者,由于肢带肌萎缩和跟腱挛缩,逐步出现腰推前凸,形成脊柱前凸畸形。由于足尖走路和脊柱前凸,因此,躯干重力平衡失调,患者极易跌倒而骨折。最严重者可有全身骨骼肌肉萎缩和各大关节挛缩,以致卧床不起。
   二、Beckers型肌营养不良:该型肌营养不良症发病年龄较晚,早期出现腓肠肌肥大,偶有三角肌肥大,平均发病年龄在11岁左右,常由腓肠肌肥大,两下肢近端无力,肌肉萎缩,上下楼梯困难而引发起病。此型肌营养不良症,病情呈现发展趋势,由下肢累及两侧上肢近端,逐步出现上肢带肌肉萎缩,部分病人可有表情肌无力,该型肌营养不良症极少伴有智力低下。
   三、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本病常在10~20岁发病,出现肌无力症状,临床表现为:面肌无力,表情淡漠,无额纹,闭
  以上是对“肌营养不良治疗方法有哪些”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