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原理是什么有无副作用

男  2016-02-02 20:29:31

病情描述:

去年5月县医院体检心电图结论心房纤颤,心脏彩超提示左室壁节间断性运动异常,左室舒张功能降低。去年7月西南医院心电图结论心房纤颤,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轻度缓流,三尖瓣中度缓流,肺动脉瓣轻度缓流。今年1月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为频发早搏(室性房性)。心肌酶偏高。今年4月心电图结论心房颤动。主要症状:胸前区痛(上下移动),呼吸时感短促,早醒,脉搏常常不齐,早搏。服用的药物主要有:胺碘酮,养心氏,阿司匹林,稳心颗粒。最近还服倍他洛克,辛代他汀,缬沙坦,比索洛尔,门冬氨酸钾镁等。但房颤和早搏仍时有发生。今年1月在县里医院住院治疗,输液有果糖二磷酸钠,环磷腺苷,胸腺五肽,参脉饮,丹红液等。请教专家及各位朋友:目前我该如何药物治疗?可否射频消融?射频消融能否将房颤和早搏同时根治?

你好: 既往对心动过速的治疗仅限于药物,但药物是治标不治本,长期服用药物有很多的副作用,且疗效不可靠。导管射频消融是一种安全可靠且可以根治心动过速的技术,可谓是一次治疗,终生受益。该技术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成功率已达95%~98%以上,已成为治疗该类心动过速的首选方案,另外它还适合于频发室性早搏、某些阵发性心房纤颤等的治疗。 导管射频消融术将电极导管经血管穿刺的针眼内送入心脏,用电生理标测技术找到心脏内异常电传导通道或异位起搏点,通过导管将100KHz~1.5MHz的射频电流导入局部心肌,使局部组织产生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异常传导通道或消灭异位起搏点的目的,从而根治心动过速。由于损伤范围仅为1~3mm,故一般不会对人体构成伤害。 导管射频消融术手术在导管室进行,病人平卧。医生在病人的右侧颈部及双侧大腿根部局麻后穿刺血管置入导管,这个过程相当于静脉输液时的扎针过程,无任何痛苦,不需做皮肤切口及缝合。在消融中病人也没有任何感觉。平均手术时间为30~90分钟。术前要求患者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一周,

利用电极导管在心腔内某一部位释放射频电流而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的凝固性坏死从而破坏某些快速心律失常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基本设备是X光机、射频电流发生器及心内电生理检查仪器局麻下将3~4根电极导管经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送入冠状静脉窦、高位右心房及希氏束、右心室等部位刺激心房和心室诱发与临床一致的心动过速定位心动过速起源点然后将消融用的电极导管送达已定位的起源点并与体外的射频发生器相连放电后重复电生理检查若不能诱发心动过速且临床随访无发作则说明消融成功目前用该技术可治疗的疾颤括:预激综合征和房室结双经路引起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扑和房颤、室性心动过速及房性心动过速
  各种类型房颤的治疗对策1.阵发性房颤:在房颤发作时即可选用减慢心室率的药物也可选用复律的药物对发作频繁者在其发作的间歇应使用作用于心房的复律药物而不应选用减慢心室率的药物孤立性房颤和高血压或左室肥厚的非冠心病房颤首选普罗帕酮或莫雷西嗪如无效则选索他洛尔后逊碘酮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后房颤不用IC类药物如病人年轻、心功能好可选用索他洛尔;年龄大、心功能差选用胺碘酮;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阵发性房颤选用胺碘酮2.持续性房颤

利用电极导管在心腔内某一部位释放射频电流而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的凝固性坏死从而破坏某些快速心律失常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基本设备是X光机、射频电流发生器及心内电生理检查仪器局麻下将3~4根电极导管经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送入冠状静脉窦、高位右心房及希氏束、右心室等部位刺激心房和心室诱发与临床一致的心动过速定位心动过速起源点然后将消融用的电极导管送达已定位的起源点并与体外的射频发生器相连放电后重复电生理检查若不能诱发心动过速且临床随访无发作则说明消融成功目前用该技术可治疗的疾颤括:预激综合征和房室结双经路引起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扑和房颤、室性心动过速及房性心动过速其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根治率可达90%以上室性心动过速的治愈率约在50%左右房性心动过速、房扑及房颤的射频消融正在临床试验阶段
  房颤治疗的目的是恢复心脏正常的节律性搏动或控制合理的心室速率;防止中风等严重并发症的出现等
   1.药物治疗 」心律失常药物和抗凝药物药物治疗只能控制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不能治疗房颤一般需要长期服药
   2.直流电复律
   用两个电极片放置于患者胸部的相应部位通过除颤仪发放电流而消除
  以上是对“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原理是什么有无副作用”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