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中药该也吃什么药

女  2016-02-03 01:24:39

病情描述:

女,今年17岁。10岁时,因感冒扁桃体发炎引起心悸胸闷,入院检查窦性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疑是心肌炎,没有确诊,治疗10天后症状消除出院。13岁又因感冒出现心悸胸闷入院,什么检查化验都做了 ,动态心电图也做过,阿托品静脉注射实验也做过,心彩超也做没发现器质性变化,入院治疗15天痊愈出院。3天前又发生胸闷心悸的症状,心电图显示心动过缓,心跳48,医生给她开了二天的吃药,阿托品和舒踹灵每日3次,一次一颗,第二天心跳恢复到60多次。但,出现手足发麻的症状,第三天停药后,晚上7点过出现,心悸胸闷全身发麻手心出汗冰凉的症状,8点多时没吃什么药的情况下症状消失,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心跳58到60多次。请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她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病,如没有,窦性心动过缓,心律不齐,是不是需要长期用药?用什么药疗效好?还需要做什么检查?
问题补充: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率失常是指激动仍然起源于窦房结,但其速率及节律有所变异的一类心律失常.有如下几种:
  (1)窦性心动过速:窦房结自律除极的频率增加,超过正常窦性心律的上限,即成人超过100次/分,儿童则高于相应年龄的正常范围,即称为窦性心动过速.
  (2)窦性心动过缓:当窦性心律频率低于60次/分时,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
  (3)窦房结暂停:窦房结在一个或多个心动周期中不能产生冲动,以致未能激动心房或整个心脏时,称为窦房结暂停.
  (4)窦性心律不齐:指窦房结不规则地发出激动所引起的心房及心室的节律改变,称之为窦性心律不齐.
  (5)窦房传导阻滞:窦房结发出的激动,不能通过窦房结与心房肌组织的连接区,便称为窦房传导阻滞.
  窦性心律不齐说明你的心脏没什么器质性问题.“窦性”指的是你的心跳频率是受窦房结控制的,这是正常的.“心律不齐”指的是你的心跳或快或慢,超过了一般范围.窦性心律不齐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窦性心动过速,常常由于神经衰弱引起的.2是窦性心动过缓,原因不清楚,但

正常人心跳次数是60~100次/分,小于60就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缓有几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可分为病理性及生理性两种。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是正常现象,一般心率及脉搏在50~60次 /分,运动员可能会出现40次的心率,不用治疗,常见于正常人睡眠中、体力活动较多的人。心率或脉搏小于50次多数为病理性,需要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 1. 对于没有心脏不舒服的人,脉搏在50~60次/分,这种窦性心动过缓多为生理性,即为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会影响健康,也不用治疗。 2. 对于心脏有不舒服的人,注意数平时平静时的脉搏数,再数心脏不舒服时的脉搏数,如果每次不舒服时脉搏数都比平时有减少,就说明你的不舒服是心动过缓引起,需要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你也可以先检查24小时心电图,看看心率最慢有多少。如果心脏的快慢有心脏不舒服没有关系,脉搏在50~60次/分,则说明不用治疗心动过缓,但需要做其它检查,来确诊你是不是有心脏病。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sinusbrady-cardia).常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它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应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呱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尤其是下壁心肌梗塞的早期)、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症.
   心电图为窦性心律,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
   如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一般不引起症状,不需治疗.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伴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可用阿托品,麻黄素或含服异丙肾上腺素以提高心率.
  以上是对“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中药该也吃什么药”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